师:这个词有什么好?
生:”连“是说香得连平时不香的东西都香起来了。
师:说得不错。这些是写”香“的。第一自然段中还有两句话也写得很美。谁来读一读。
生:读”嗡嗡翁……满足。“我觉得这句话也写出来槐花的”香“,因为如果不香的话,小蜜蜂也不会来采蜜。如果槐花不甜的话,那人们为什么还要采了做饭呢?
师:对呀,槐花是又香又甜。这两句话有什么特点?如果老师把分成两行排列,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觉得这样排列写很美。
师:像首诗。”嗡嗡翁“对”啪啪啪“,”小蜜蜂“对”孩子们“,”白生生的槐花“对”喜盈盈的满足“。这两句话的节奏相同,读的时候要掌握住节奏。自己联系读一读。
师: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读句子。
师: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
生:还好。
师:我觉得读得很好,不错,当然可以读得更好一些。我请个同学再来读一遍。
生:读句子。
师:不错。刚才我们说”挎“是人在”挎“,可这里是说”篮儿挎走白生生的蜜。“
篮儿能挎吗?是谁挎?
生:是孩子们。
师:如果这句话这样说:孩子们跑来了,孩子们挎走白生生的蜜,这句话通吗?
生:不通。
师:句子还是通的,意思还是明白的。但是它不美了。这里的篮儿,实质上是”借代“,是借篮子来代表孩子。板书:借代
师:课文第一自然段写得很美。如果老师来概括一下,第一自然段写了首先是”香“第二是”美“,美在像雪一样白。这个香是指香海,雪是一片白茫茫,五月的槐乡就像”香雪海“。板书:香雪海
师:好吧,我们一起读课文,读出”香雪海“感觉来。自己练习朗读。
生:朗读联系。
师:你现在想读吗?愿意读得请举手。能读得这么多,就不请大家读了,相信大家会读得好的。其余的自然段你能读吗?它们和这一段的感觉不一样。
点评:这一环节的教学,亮点很多。首先教师始终牢牢地依托文本,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语句中的重点字词,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交流,使学生能够把握住第一自然段的重点:槐花的多、香和美。通过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反复对话,与同伴亲密对话,与教师平等对话,使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目的,感受作者语言的准确,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其次,教师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的朗读指导非常值得借鉴。对于学生个体的朗读能力的提高,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教师抓住一位学生朗读过程中的细节:”山山洼洼“和”坡坡岗岗“的朗读速度、”清香、醇香、浓香“后面的省略号等等,一而再、再而三地给予指导,在老师的正确指引下,学生的朗读水平确实呈现了逐步上升的过程。而且教师抓住文本中具有韵味的两句话,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品出了渗透在语言文字中的独特的”美“。
反思:
在比较”清香“、”醇香“、”浓香“三个词语的不同时,学生的理解出现了障碍。可能平时还缺乏这方面的训练,所以一下难以说出。看来,一个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决定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平时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关注文本中的细节,引导学生品悟语言文字的魅力。
六、感受”槐花乐“。
生:读第二、三、四小节。
师:读了请你谈谈感受。
生:读了写槐花饭的小节,我特别想吃槐花饭。
师:除了想吃你还想些什么?
生:(卡壳、冷场)
师:这三个自然段出了写槐花饭好吃,还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我觉得南方人喜欢吃甜的,而北方人喜欢吃咸的。尤其是那个蒜,我妈妈最喜欢吃了。
师:现在我们讨论槐花饭,不讨论蒜哪。
生:我有个问题。树上说: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这里为什么用“飘”,不用“走”呢?
师:这个问题有意思。红旗能飘、树叶能飘,小姑娘怎么能飘哪?那个同学知道?
生:冷场。
生:用“飘”很美。和前面的“篮儿”一样是借代。
师:你再读一读些小姑娘的句子。
师:大家明白了,其实这里的“飘”就是走的意思,但是为什么要用这个词?想想怎样的走才叫“飘”?老大爷老大娘能飘吗?显然不合适。到底什么样的走能用“飘”呢
生:我觉得“飘”应该是走得快的。
师:对呀,老大爷老大娘走路慢吞吞的,是飘不起来的。是跑的、快的才能用“飘”。
生:像燕子一样走。
师:那是飞。
生:像燕子一样轻快。
师:对,又轻又快,对了,这样一种感觉,就是“飘”了。还有什么感觉?前面两句话:“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带着槐花。”
生:老师,我还想补充刚才同学所说的。“飘”说明她们心情很快乐。
师:痛苦的时候飘得起来吗?对了,脚步轻快,心情是非常快乐的。从这个“飘”可以读出小姑娘的快乐的性情。刚才是谁提出来的,现在懂了吗?现在读读这个句子,把快乐的心情读出来,注意这个“飘”。
生:读句子。
师:小姑娘们快乐,其他人呢?小小子快乐吗?小小子的快乐是通过那个字、那个词表现出来的?小姑娘用“飘”,小小子呢?
生:我通过“大大咧咧”看出来,这个此表示什么东西都不在乎,所以快乐。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苏教版三年级课堂实录,课堂实录范文,语文学习 - 苏教版课堂实录 - 苏教版三年级课堂实录
- “语”味浓浓的《槐乡五月》课堂实录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语”味浓浓的《槐乡五月》课堂实录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语”味浓浓的《槐乡五月》课堂实录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语”味浓浓的《槐乡五月》课堂实录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语”味浓浓的《槐乡五月》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