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备铃响后,学生和着节拍唱古诗,有抒情歌形式的,有快板形式的)
以旧带新,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现在已是春天了,你们喜欢春天吗?
生:喜欢!
师:那你能背诵描写春天的诗词吗?
生:能!
生:“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生:“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师;你们真棒,能背那么多描写春天的诗词。是的,春天确实是一个
美好的季节,历代的文人墨客都喜欢春天,他们会趁着美好的春
光去游玩一番,因而留下了许多赞美春天的诗篇。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宋代的诗人叶绍翁去春游的时候,看见些什么美丽的景色吧。
(教师播放《游园不值》一诗带配乐朗诵的动画片,然后通过屏幕呈现这首诗。)
二、小组合作,自学《游园不值》。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这首古诗,并结合课后的注释理解诗意。
师: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就分合作小组来一起学习这首古诗吧。
(教师下发给每个合作小组一份自学练习。)
师:请大家看看自学《游园不值》的要求:1、读通全诗;2、自主理解诗句意思;3、探究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大家要注意分工合作,按组长的分配,有的查阅资料,有的记录结果,最后互相讨论。确定练习的答案后,请联络员马上把你们小组的练习交给我。
(小组合作,共同探讨,教师巡视指导。各个小组上交一份练习答案,教师过目,了解情况。)
三、汇报自学收获,探究诗情诗意。
师:刚才我检查过各个小组的自学练习了。完成得最好的“勤学组”、“友好组”和“勇敢组”。下面掌声有请“勤学组”的同学上台当小老师。(老师把该组的练习投影在大屏幕上。)
生(小老师):我认为题目“游园不值”的意思是游览花园,没能进去,因而没游成。“不值”的意思是没有遇到。
生:“不值”的意思不是不值得吗?题目“游园不值”的意思应该是不值得去游这个园子。
(小老师答不上,向老师求助。)
师:究竟是谁说得对呢?大家可以发表意见。
生:我认为小老师说得对,因为后两句诗中说到“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可见作者虽然没有进园观看,但他能看到伸出墙外的红杏是惊喜的,所以他不会认为不值得去游这个园子的。
师:大家觉得他说得有道理的请举手?(都举手了。)
师:说得非常好,请下一位小老师继续讲“应怜屐齿印苍苔”的含义。
生(小老师):“应怜屐齿印苍苔”这句诗中的“应”的意思是大概,表示推测。“怜”在诗中是爱惜的意思。“展齿”是指古时的木底鞋下的横梁。这里指鞋底。“苍苔”是指生长在地上的青苔。
师:“怜”什么?是屐齿还是苍苔?
生:我觉得“苍苔”柔弱纤细,应该“怜”苍苔。
师:有道理,那又是谁“怜苍苔”呢?
生:当然是园子的主人。
师:你们都你答得非常棒,请下一位小老师继续说说“应怜苍苔屐齿印”的意思。
生:这句话的意思是:大概是花园的主人太爱惜苍苔,怕被我的木鞋底踩坏苍苔。
师:说得很好,第一句意思明确了,那么你们再想想第一句和第二句有什么关系呢?
生:因果关系。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园子主人“怜苍苔”,所以才会“小扣柴扉久不开”,一因一果。
师:对,他说得非常好,给他掌声。
师:请下一位小老师继续讲关于“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诗的理解:
生: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园子里的春色是关不住的,一枝红杏已经探出墙头来。
师:是不是这意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图,印证一下。(教师投影图片)
师:这两句诗的意思确实是这样,但这两句名诗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谁来补充一下?
生:这两句诗反映了春天朝气蓬勃、生动活泼。
生:这两句诗歌颂生命力的强大及不可阻挡。
……
师:大家都很好地理解了诗的意思了,接下来大家想想诗的前两句与后两句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生:前两句作者感到失望,后两句作者感到惊喜。
生:前两句作者感到扫兴、遗憾;后两句则有对蓬勃春意的赞美,心中充满惊喜、快慰。
……
师:那总的来说,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
生: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春的赞颂,对旺盛生命力的赞颂。
师:对。那你们能像录音一样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吗?大家自由练习一下。
生:应怜……
师:有谁来示范一下?
生:应怜……
师:读得不错,但有谁敢向他挑战呢?
生:(配合动作表情)应怜……
师:他读得好吗?为什么?
生:好,因为他朗读的时候还注意了表情的变化。
师:说得好,那我们就像他一样来朗读一次吧!
- 《游园不值》教学实录
- › 《游园不值》说课稿
- › 《游园不值》课堂实录
- › 《游园不值》教学实录
- › 领会诗意 感悟诗境古诗两首《游园不值》《宿新市徐公店》教材解读...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游园不值》教学实录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游园不值》教学实录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游园不值》教学实录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游园不值》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