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浓缩语词,把课文读薄
一度浓缩,把课文读成几个镜头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姥姥的剪纸》。看老师写课题。(师一笔一画地板书:姥姥的剪纸,字迹端庄秀美。)
老师:作者的名字很好听,叫做笑源,微笑的源头,哈哈。北方人管外婆叫姥姥,口语就一个字——姥,叫起来很亲切。我们一起学着笑源,来叫一声,姥姥。
学生:(齐)姥姥。
老师:(微笑地示意一学生)你来叫声,注意儿化。
学生:姥姥。
老师:你再来叫,就叫一个字。
学生:姥。
老师:好听!挺亲切的。同学们,笑源的姥姥还有一样拿手绝活儿呢!那就是——剪纸。
评点:很朴实的开头,却充满情趣。当肖绍国老师在这堂课上的第一个句子话一出,就决定了他这堂课与他以往的所谓“诗意语文”课型的某些不同,今天的这堂课是轻松的、有趣的、简朴的、亲切的。
老师:课文预习过了吗?读了几遍?(学生回答略。)现在请大家在教学过程中再读一遍课文,这篇课文生字新词比较多,特别还有几个多音字,要力争把它们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思考:围绕着剪纸,作者回忆了他和姥姥的哪一些往事?明白吗?好的,放开声音,按自己的节奏读,开始。
(学生自由读课文。)
老师:大家读得很投入,我发现有的同学读着读着,就忍不住抿着小嘴笑了起来,看来,你们被文中的“我”和姥姥吸引住了。好,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生字新词学得怎么样?请看大屏幕。
(大屏幕出 示两组词语,左边一组:啧啧赞叹、刷刷刷刷、悦耳至极、清清爽爽;右边一组:左邻右舍、择菜薅草、喜鹊登枝、牛驮小兔。)
老师:屏幕上有两组词语,左边一组,右边一组,大家一组一组地自己先读读。(学生自由读词语。)
老师:来,谁来读左边的这组词语?
学生:啧啧赞叹、刷刷刷刷、悦耳至极、清清爽爽。
老师:读得不错。我们来看这组词语,先看第二个词语,“刷刷”一词在课文中出现了两次,老师把它们放在了一起,课文中指什 么发出的声音?
学生:剪刀剪纸时发出的声音。
老师:这种声音你听过吗?感觉怎么样?
学生:听到过。感觉很轻快,很短促,很好听的。
学生:是很有节奏的。
老师:是啊,这声音带给人的感觉是轻快的,短促的。那么,这个词语应该怎么读?你来试一下,行吗?
学生:(轻快地)“刷刷刷刷”。
老师:这种“刷刷刷刷”的是声音在作者心目中真是——悦耳至极,谁来读这个词语?
学生:悦耳至极。
老师:大家请注意这个“悦”,为什 么用竖心旁呢?
学生:跟“心”有关。是说这声音传到耳朵里,心里觉得很舒服。
学生:这美妙的声音让人听来觉得无比得愉悦、快乐。
老师:看来这种短促、轻快的声音一直钻到了作者的心里去了。
老师:这种“刷刷刷刷”的是声音在作者听来还是——清清爽爽的,你来读这个词语。
学生:清清爽爽。
老师:清清爽爽是一种怎么样的感觉?
学生:我感觉清清爽爽的声音传入耳朵,让人觉得无比纯净,没有一点杂音。
学生:清清爽爽是听上去很清楚、很爽朗的感觉。
老师:“爽”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请看屏幕。(点击课件,呈现“爽”的三种解释:① 明朗、清亮;② 率直、痛快;③ 舒服。)你认为清清爽爽的“爽”应该选择哪一种?
学生:我觉得应该是第一种,是明朗、清亮的意 思。
评点:查字典的本领,特别是对语境中字词意 思的把握,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最近,在各类教学大赛中我们惊喜地看到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老老实实地指导学生查字典,以培养学生对语境中字词意 思的把握能力,这种做法应该值得我们称道。肖老师也这样做了。
老师:是的,清清爽爽的声音是明朗的、清亮的。搞清楚了“爽”的意 思,我们还要会写这个字,拿起笔来,在课文后面的空白处跟老师一起来写一个“爽”字:注意笔顺,先写一横,再写中间的四个小叉,多像抱得很拢的四个小孩,最后写人,一撇,一捺,要舒展开来,要不然,四个小孩待在里面就不“爽”了!(学生随老师写一“爽”字。)
老师:这种“刷刷刷刷”的声音还引来了乡亲们的——啧啧赞叹,“啧啧”一词是从口语中而来。(教师模仿口语中“啧啧”的声音。)谁也来模仿一下?
学生:(一学生模仿口语中“啧啧”的声音。)
老师:你再来读读这个词语。
学生:啧啧赞叹。
老师:右边还有四个词语,谁来读?
学生:左邻右舍、择菜薅草、喜鹊登枝、牛驮小兔。
老师:这里有两个多音字,“左邻右舍”的“舍”是个多音字,这里读shè。“择菜”的“择”也是个多音字,读成zhái。大家跟老师读:左邻右舍、择菜薅草。
学生:(齐)左邻右舍、择菜薅草。
老师:你帮助妈妈择过菜吗?
学生:择过。有时妈妈买菜回来,如果有空,我就会帮助择菜叶。但是,我不知道“薅草”是怎么回事?
老师:“薅草”就是用锄头薅去庄稼地里的杂草,是这样一个动作。(教师模仿“薅”的动作,学生竞相模仿。)
老师:课文中还写到了姥姥干的哪一些活儿?
学生:洗衣服、纳鞋底、淘米、喂猪……
老师:后边的两个词语,其实是姥姥的两幅剪纸作品,是吗?
学生:(齐)是的。
老师:一幅叫——
学生:(齐)“喜鹊登枝”。
老师:还有一幅叫——
学生:(齐)“牛驮小兔”。
老师:“驮”这个字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 么?
学生:不要在大字的右上方多加一点。
老师:是啊,千万不要画蛇添足。来,我们来齐读第二组词语。
学生:(齐)左邻右舍、择菜薅草、喜鹊登枝、牛驮小兔。
评点:汉语基本上是以汉字为单位的,所以在语文读写活动中的理 解和运用,也应该以汉字为切入点。识字学词尤其应当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里教师对“刷”的轻快、短促感的唤起;从“悦”的竖心旁说快乐“钻到了心里”;对“爽”的书写指导的风趣;“薅草”的“薅”以动作演示等等,说 明了今天的识字教学已不再将汉字看成僵化的、死的笔画构成物,而是从“发生学”层面赋予了汉字以神奇的“生命意识”。这是“诗意识字”。
老师:看来,同学们词语学得不错,现在请你选择这两组词语当中的一个或几个,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围绕着剪纸,作者回忆了他和姥姥的哪一些往事?你看到了哪几个镜头?请大家先准备一下,自己在心里想一想。
- 注重感悟和朗读的《姥姥的剪纸》课堂实录
- › 注重感悟和朗读的《姥姥的剪纸》课堂实录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注重感悟和朗读的《姥姥的剪纸》课堂实录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注重感悟和朗读的《姥姥的剪纸》课堂实录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注重感悟和朗读的《姥姥的剪纸》课堂实录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注重感悟和朗读的《姥姥的剪纸》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