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苏教版课堂实录苏教版五年级课堂实录市级教研课《黄鹤楼送别》课堂实录» 正文

市级教研课《黄鹤楼送别》课堂实录

[01-10 17:08:21]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苏教版五年级课堂实录   阅读:8365
概要: 概要:一、复习旧知旧知,朗 读旧知。老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课文《黄鹤楼送别》,打开书一齐读课文的第一、二节。学生:齐读。二、朗 读话别,感悟话别。老师:离愁别绪在心底,而情难启,而口难开,可有些话总得说出口,听一听两位大诗人是怎么样话别的?老师:教师范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老师:听完他们的话别,你觉得此时李白和孟浩然的心情怎么样?学生:我觉得李白和孟浩然此时都很难过。学生:我觉得一对好朋友就要分开,他们都很舍不得,都不愿意分开。老师:你还能从他们的言语中看出些什 么呢?学生:我看出李白很崇拜,很敬仰孟浩然。学生:我还能看出孟浩然虽然也很难过,但他比李白年长,所以他试图安慰李白不要太难过。学生:我也看出孟浩然不愧是李白的兄长和老师,他安慰李白不要太难过。老师:是呀,洒脱、率直的李白将自己满腔的情感都流溢在句里行间了。拿起笔,读读李白的这番道白,边读边思考,哪里看出他对孟浩然的敬仰,对这次分别的不舍?(学生边读边划边感悟与思考。)老师:(指小黑板)我们一起来交流。学生:“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就请您满饮次
市级教研课《黄鹤楼送别》课堂实录,标签:课堂实录范文,http://www.kuaixue5.com

一、复习旧知旧知,朗 读旧知。
老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课文《黄鹤楼送别》,打开书一齐读课文的第一、二节。
学生:齐读。
二、朗 读话别,感悟话别。
老师:离愁别绪在心底,而情难启,而口难开,可有些话总得说出口,听一听两位大诗人是怎么样话别的?
老师:教师范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老师:听完他们的话别,你觉得此时李白和孟浩然的心情怎么样?
学生:我觉得李白和孟浩然此时都很难过。
学生:我觉得一对好朋友就要分开,他们都很舍不得,都不愿意分开。
老师:你还能从他们的言语中看出些什 么呢?学生:我看出李白很崇拜,很敬仰孟浩然。
学生:我还能看出孟浩然虽然也很难过,但他比李白年长,所以他试图安慰李白不要太难过。
学生:我也看出孟浩然不愧是李白的兄长和老师,他安慰李白不要太难过。
老师:是呀,洒脱、率直的李白将自己满腔的情感都流溢在句里行间了。拿起笔,读读李白的这番道白,边读边思考,哪里看出他对孟浩然的敬仰,对这次分别的不舍?
(学生边读边划边感悟与思考。)
老师:(指小黑板)我们一起来交流。
学生:“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就请您满饮次杯吧!”我从李白言语中对孟浩然一系列的尊称中看出他的敬仰之情。李白称孟浩然为夫子,而我知道,在古代,“夫子”是对那些有才学有人品的人的尊称;“您的人品,您的诗篇,结识了您,一直把您当作,请您”短短的一段话别,李白竟用了这么多个您,我觉得,他不只是一般的敬仰孟夫子,而是非常的敬仰。
老师:老师现在也很敬仰你,因为你不仅读明白了李白的语言,还将他的内心分析的这样透彻、准确,我觉得你能做李白的半个知音了。真是不简单。其余同学还有高见吗?学生:“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我知道,李白与孟浩然不是一般的普通朋友。在中国自古就说“长兄若父”,还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李白说孟浩然是自己的兄长和老师,可见,孟浩然在李白心中有多高的地位。
老师:请给他掌声,感谢他用丰富的历史知识解读了李白,解读了课文。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形容他们的关系,孟浩然真是李白的良师益友呀!
学生:“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誉”是指好的名声。李白赞扬孟浩然的才学,诗篇名满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老师:李白多么的敬仰孟夫子呀,让我们带着无比敬仰之情,朗 读这两个句子话。
(生齐读第三自然段中李白话别语的前两句)
老师:生活中突然就要失去一个良师,一个益友,一个兄长,一个知音了,李白能不难过,能不伤神吗?一齐读:
(生齐读第三自然段中李白话别语的第三个句子“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老师:还没分别呢,李白就担心哪天才能再见,就期盼何日才能重逢。足见对于孟浩然的离开,对于这次分别,他是多么的不舍呀!再读:
(生齐读第三自然段中李白话别语的第三个句子“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老师:劝君更尽一杯酒,因为帆船启航,将不见故人。一起读出李白的不舍,读出李白的难过!
(生齐读第三自然段中李白话别语的第三个句子“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老师:真是兰舟未发已盼君回呀,面对友人的道白,面对故人的深情,孟夫子感动极了,人生能得这样的知己,我还有什 么遗憾的呢?他“接过酒杯,一饮而尽。但毕竟他比李白年长,他得一面将自己的眷恋之情隐藏,一面安慰好自己的好兄弟。齐读。
(生齐读孟浩然的话别之语“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们虽然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老师:孟浩然引用王勃的这句诗,你能理 解它的意 思吗?
学生:王勃说,世界上有你这样的知己,就算不在一起,远在天涯海角,也像邻居一样的近。
老师:孟浩然引用这句诗,是想向李白表白什 么呢?
学生:他要李白知道,真正的朋友,人虽然不在一起,但因为友谊,心能靠的很近。
老师:是呀,正如他后面讲的,我们的分别只是(学生:暂时的)虽然分别了,但友谊却(学生:永世不绝)
老师:你能领悟孟夫子这番话的深远含义吗?他是要告诉李白什 么呢?
学生:他要告诉李白:别难过,我们不是永远分开,还会重逢的。
学生:他要告诉李白:我们的友谊不会因为远隔千山万水而受到丝毫的影响。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
学生:他要李白乐观起来,因为没有今天的分别就没有明天的重逢,今天的分别是为了明天的再见。
老师:李白听了友人的话,心里会想些什 么呢?心情会有怎么样的变化呢?
学生:他会开心起来,是呀,孟兄所言极是,我们不是永别,用不了多久就能再见了,不要那么伤感。
学生:他会想,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呢?心中牵挂就够了。
老师:带着你的理 解,用如兄长,似老师一般的口吻,安慰安慰李白。
(生齐读孟浩然的话别语。)
老师:两个大诗人,一对好知己,他们的话别是多么的深情,多么的深刻呀,还想再读吗?
学生:想!
老师:老师读旁白,一、二组同学读李白的话,三、四组同学读孟浩然的话。
(师生共同分角色朗 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只有留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三、心随船去,想象内心
老师: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无奈这样的良辰美景却要分别。终于,孟浩然登上了船,他得走了。他们挥手道别。白帆随着江风渐去渐远,最后消失在蓝天的尽头。而李白一直就这样久久地站着,久久地站着,全神贯注地看着帆船驶向天边,最后只见到一江春水向东流,他仍不肯离开,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谊都托付给江水,好陪着帆船,伴着友人到达目的地。齐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生齐读)
老师:同学们,你能猜猜此时伫立岸边,举目远眺的李白心里正想些什 么吗?
学生:想当初,我们一起吟诗作赋,把酒言欢,携手同游,好不快哉。

[1] [2]  下一页


Tag:苏教版五年级课堂实录课堂实录范文语文学习 - 苏教版课堂实录 - 苏教版五年级课堂实录
上一篇:校内公开课《莫高窟》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