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喊出的是战士们对困难的蔑视。
生:乐观精神。
师:面对洪水,战士们随时都可能失去自己的生命,但他们仍然如此的乐观,难道不让人惊心动魄吗?大家一齐读读这句话,读出战士们的壮志豪情,读出他们的英雄气概。(生齐读。)
师:还有吗?还有谁来说说你心中的惊心动魄?
生:“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官兵们浑身上下的累累伤痕让我惊心动魄。
师:“鏖战”是什么意思?猜猜看。(生无语)
师:你再读读这句话。
生:鏖战就是激烈的战斗,残酷的战斗。
师:从哪儿可以看出这是一场鏖战?
生:从战士们浑身上下的累累伤痕。
生:从官兵们被割得鲜血淋漓的双脚。
生:从黄连长被铁钉扎伤后又爬上大堤。
……
师: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谁来读读这句话,用你的感动,感染我们每一个人。(指名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老师心在颤抖,你读得太令人感动了,大家一齐读读。(生齐读)
师:官兵们大堤抢险的场面惊心动魄,作者写得惊心动魄,你们体会到了惊心动魄,能不能读出你的惊心动魄?(生:能!)先练练,马上我请人读。(生练读后,指名读,学生读得声情并茂。)
四、学习第五小节
师:面对肆虐的洪水,战士除了保护大堤,还要抢救遇险的人民群众。(谁来读读第五小节)
生:“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飘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晃晃的电杆。”
师:这句话连用了三个“飞向”,战士们驾驶的是冲锋舟,是船,假如用“驶向”不是更恰当吗?
生:速度快,所以用飞向。
师:有道理。
师:你说说看。(指名,生无语。)
师:被困的群众危险吗?
生:危险。
师:他们身陷险境,心里急不急?
生:急!
师:但此时有人比他们更急,他们是谁呀?
生:战士们。
师:是的,此时时间意味着生命。用哪个词更好?
生:飞向。
师:你再读读第一句话。
师:谁来读的比他更急!(生读)
师:谁接着读?
生:在安造垸,他们救出了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儿园老师周运兰;在??洲湾,他们给攀上树梢等待了近九个小时的小江珊以生的希望……
师:句子比较长,要注意停顿。“……”省略了什么?
生:战士们救人的事例太多了。
师:谁接着读?
生:“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大救星。”
师:从这两句话中你读出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生:战士们勇敢,面对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人民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
生:为抢救群众不畏艰险,舍生忘死。
生:人民群众信任战士们。
师:谁来读读这两句话,读出战士们的勇敢,读出人民群众的信任。(指名读)
五、学习第六自然段
师:“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这样英勇的人民子弟兵,人民会忘记他们吗?(指名读)
师:“铭记”是什么意思?板书:铭记
生:记住。
师:“铭”是什么意思?
生:铭刻。
师:铭刻在哪里?
生:铭刻在心里。
师:铭刻在心,能忘记吗?
生:不能。
师:铭记就是永远不会忘记。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小江珊,你会永远铭记着——
生:我会永远铭记:1998年的夏天,我在洪水中等待了近九个小时,是人民子弟兵救了我,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师:你就是周运兰老师,你会永远铭记着——
生:我会永远铭记:1998年的夏天,我在灭顶的房屋上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是人民子弟兵冒着生命危险挽救我的生命。
师:同学们,我们学了这篇课文,我们永远铭记——
生:我会永远铭记着:在九江赛城湖的大堤上,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也全然不顾。
生:我会永远铭记:“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生:我会永远铭记:黄晓文脚被铁钉扎伤,他只是简单包扎了一下,又忍着剧痛爬上大堤。
……
师:是的,没有谁会忘记,也不能忘记。大家齐读最后一小节,让这些铮铮铁汉——英勇的人民子弟兵,永远定格在我们的心中!
生齐读,下课。
Tag:苏教版五年级课堂实录,课堂实录范文,语文学习 - 苏教版课堂实录 - 苏教版五年级课堂实录
- 《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 › 《大江保卫战》课堂实录
- › 《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 › 《大江保卫战》观摩课课堂实录
- › 《大江保卫战》教学反思
- › 校公开课《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