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对。蒋介石和汪精卫一个是反动派,一个是卖国贼,汉奸。
生:我知道他们后来还叫人威胁宋庆龄,要暗杀她。
师:可是宋庆龄有没有害怕?
生:没有!
师: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啊!
生:宋庆龄后来还帮助过法西斯。
(学生笑起来。)
师:不对,法西斯是坏蛋。宋庆龄怎么可能帮他们呢?看来你还不知道法西斯是什么样的人。
课后一定要查清楚了。
生:宋庆号召吁大家要爱护儿童。
师:对。她是19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师:同学们,咱们谈了这么多,那么,宋庆龄跟樟树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
(学生思考,有三三两两的举手、。)
师:或者说,宋庆龄跟樟树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吧。
生:我觉得宋庆龄长得很漂亮,就跟樟树一样。
师:这个说的是外表。谁还想说?
生:宋庆龄没有被蒋介石和汪精卫收买,就像樟树有拒虫的香气。
师:这说到了宋庆龄的品质。
生:宋庆龄做了许多事情,就像樟树的“蓬蓬勃勃”。
师:说得多好呀!
生:宋庆龄为人民作了许多贡献,就像樟树美化了人们的生活,也为人们作了许多的贡献。
生:宋庆龄一生都在为人们服务,就像樟树的香气可以永久保持。
师:多么崇高的人那。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人们到宋庆龄故居来瞻仰,都要怀着崇敬的心情在那两棵樟树下留影了吗?
生:知道了。
师:其实,这两棵樟树就是——
生:宋庆龄。
师:透过这两棵樟树,人们仿佛就看到——
生:宋庆龄。
师:是呀,难怪人们——
(学生读最后一小节,“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
”)
师:像这样,表面上写一个事物的,实际上却是通过这个事物来写人的写作方法就叫做“借物喻人”。一起读——
生:借物喻人。
师:好,现在让我们捧起书,再一次走近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走近19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宋庆龄。
(学生动情的朗读起课文。)
师:同学们,课文学完了。你觉得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生:我学到了一个词,“蓬蓬勃勃”。
师:这是词语积累。
生:我学到了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不仅生命力很顽强,而且它还有香气,可以拒虫。
生:我学到了今后我们遇到不懂得词语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师:这是学习方法的收获。
生:我学到了,今后我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来写。
师:说的好,学到的东西就要运用。
生:我知道了什么叫做对比的方法。
生:我知道了宋庆龄这个人很了不起。
(还有许多学生举手想说。可惜,下课铃响起。)
师:看到同学们有这么多的收获老师很高兴,你们高兴吗?
生:(大声的)高兴。
师:那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Tag:苏教版四年级课堂实录,课堂实录范文,语文学习 - 苏教版课堂实录 - 苏教版四年级课堂实录
-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课堂实录
- › 读《宋庆龄的故事》有感
- ›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精彩课堂实录
- ›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课堂实录
- ›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实录片段浅析
- ›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展示课教学实录
- ›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 › 读懂樟树,读懂宋庆龄――评《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的教学
- › 听《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有感
- ›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后感
- ›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听后感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课堂实录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课堂实录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课堂实录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