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诗激趣,猜题导入
1、老师:第一次见面,送大家一件礼物:
(课件出示)
细细香风淡淡烟,
竞收桂子庆丰年。
儿童解得摇花乐,
花雨缤纷入梦甜。
2、学生读诗
3、 老师:这首诗里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知道是什么故事吗?
学生:摇花乐
老师:这首诗中还藏着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的题目呢?你能找出来吗?
学生:桂花雨
老师:你是怎么找出来的?(板书:桂花雨)
学生:因为我看过语文书中有《桂花雨》这篇课文。
老师:这节课,我们就随着作者琦君,一起走进她童年的桂花雨。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翻到30页,大声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多拼读几次,注意把课文读通读顺。
二、初读课文,感受花香
1、自由读文,了解课文大意。
2、老师:请告诉大家,刚才,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我读懂了作者小时候很喜欢桂花,尤其喜欢摇桂花。
学生:我读懂了被风雨浇下来的桂花不如摇下来的桂花香。
学生:……
老师:同学们都很善于读书,第一次就读懂了这么多。不过,有一句话不知你们有没有读懂?
3、(课件出示)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老师:这句话是谁说的?齐读这句话。
老师:“这里的桂花”指的是什么地方的桂花?
学生:指杭州一处小山上的桂花。
生齐读: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老师:杭州一处小山上的桂花有多香?
学生:香飘十里。
老师:杭州最有名的桂花就在这一处小山上。知道杭州这一处小山叫什么吗?
学生:桂花园。
老师:是的,完全可以把这处小山叫做桂花园。这座小山,名叫——满觉陇。
(出示课件)满觉陇的桂花
老师:满觉陇的桂花太有名了,每到花开季节,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去观赏。清朝有一位诗人叫张云敖,专门写了一首诗来赞扬此处的桂花。
品桂
西湖八月足清游,
何处香通鼻观幽?
满觉陇旁金粟遍,
天风吹堕万山秋。
生齐读此诗。
老师:杭州满觉陇的桂花香飘十里,可是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到底有多香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家乡院子里桂花香的句子。
4、学生交流描写家乡桂花香的句子:
①、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②、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③、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④、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5、认真地读一读这四句话,你觉得哪个句子最让你感受到家乡的桂花香?请说出理由。
学生:我觉得第二句更能让我感受到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因为句子中说“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十几家邻居都浸在桂花香里,那一定很香很香了。
学生:我不同意。我觉得第四句最能说明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你看,“全年”、“整个村子”、“浸”,最能体现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了。
老师:知道抓住词语来品读句子,你真会读书!
老师:多数孩子都赞成第四句,那我们就好好地研究研究第四句,看看是不是最能体现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
6、(课件出示)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老师:当你读这句话时,你首先会把目光锁定在哪个词上?为什么?
学生:我首先会把目光锁定在“全年”这个词上。全年就是整年,一年四季都有花香。
老师:去掉“全年”,可以换上哪些词?
学生:每一年、每一个月、每一天、每时每刻、每分每秒、日日夜夜、一年四季、每一个季节。
老师:哇!桂花香气散发的时间竟然这么久!让我们一起合作,用朗朗书声来表示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气散发之久吧!
师生合作朗读:
(每一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每一个月),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每一天),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每时每刻,每分每秒),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老师:你还会把目光锁定在哪个词上?
学生:我会把目光锁定在“浸”字上。因为这个“浸”字更能体现桂花的香。
老师:“浸”字可以换成哪些字?
学生:泡、迷、醉、飘、凝聚、笼罩。
老师:请同学们再读读原句,想想用哪个词更好?为什么?
学生:还是“浸”字最好,最能体现出桂花香的时间长。
老师:你还会把目光锁定在哪个词上?
学生:整个村子。因为整个村子的人都浸在这浓浓的桂花香里。
老师:除了整个村子的人,还有?
学生:还有村子里的每一种小动物,鸡、鸭、鹅等家禽,马、牛、羊等家畜,还有村里的一草一木,村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块土地。
老师:同学们都知道抓住重点词语来品读句子,真了不起!可是,读着读着,我就有问题了:按理说,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一年只开一次,每次在中秋节前后开放,闻到花香的时候也只是花开的日子,可为什么说“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谁能帮助我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晒干的桂花可以泡茶,每天喝茶时,就可以浸在桂花香里。
学生: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
老师:你知道找读文中的句子,帮老师解决问题,真聪明!
学生:桂花除了泡茶,做糕饼,还可以做其它食品,比如烧稀饭时,放几朵桂花,吃在嘴里,香在心里。
老师:哦!我知道了:
泡上一杯桂花茶,花香沁人心脾,令人难忘。把这种感受放到句子中,再读一读——“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逢年过节时,尝一口糯糯、香香、甜甜的桂花糕时,花香唇齿留芳,弥久不散。让我们再次来感受这样的香——“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每当桂花盛开时,花香随风飘逸,整个村子都被陶醉了。让我们一起来陶醉一下——“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齐读)
老师: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那四句描写家乡院子里桂花香的句子。此时此刻,你觉得那句最能体现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呢?
学生:(异口同声)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 骨干教师示范课《桂花雨》教学实录
- › 骨干教师示范课《桂花雨》教学实录
- › 骨干教师展示课《虎门销烟》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 › 骨干教师2016年度工作总结
- › 中职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工作总结
- › 市骨干教师展示课《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实录
- › 骨干教师风采展示课《鸟的天堂》教学实录
- › 骨干教师引领课《夜书所见》教学实录
- › 骨干教师研讨课《五花山》教学实录
- › 骨干教师培训课《我不能失信》教学记录
- › 骨干教师考核课《蜜蜂》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 › 校骨干教师展示课《欢庆》教学实录
- › 骨干教师展示课《父亲和鸟》课堂实录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骨干教师示范课《桂花雨》教学实录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骨干教师示范课《桂花雨》教学实录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骨干教师示范课《桂花雨》教学实录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骨干教师示范课《桂花雨》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