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先生曾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本节课中,我抓住关键字和学生一起细细品悟,进一步领略本文诗一般的语言。
遗憾:
本节课教学内容太多,有点贪多求全嚼不烂。整堂课后边部分理解“孩子的季节”有些走过堂的感觉。策划槐花节,作为家作,如不检查交流,学生也会敷衍了事,另外,学生在校没有作业时间,因此,明天再用一节课继续教学《槐乡五月》。
《槐乡五月》是一篇诗一般的美文,作者以优美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以及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美文要美读,美文要美教,和学生一起慢慢品悟、咀嚼文字是我这节课主要的目标。
片段一:赏 “美”
…………
师:在文中画出描写槐花多、白、美、香的句子,用心读读,喜欢的话多读几遍,并想想喜欢的理由。
生:自主读。
师: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
生1:“有的槐花包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的小辫儿。”这句话写出了槐花很美。
生2:我来帮他补充。这句话具体写出了槐花远看时和近看时分别是怎样的。远看时像玉雕的圆球,近看像维吾尔族姑娘的小辫。
生3:这句话用了打比方的写作方法,把槐花写得很美远看像玉雕的圆球,近看像小辫。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五月的槐花。(教师出示槐花PPT)
上节课,我们在交流的时候知道,有些小朋友家的旁边也有槐花,那么槐花在你的眼里,又像什么呢?
生1:我家旁边是紫色的槐花,(边回答边扬起带来的紫槐花)它们像一串串成熟的葡萄挂在枝头
生2:那挂在枝头的槐花就像一群飞累了的蝴蝶正停在枝头扇动它美丽的翅膀呢。
生3:那抱在一起的槐花像一个和睦团结的大家庭,他们拥抱在一起,多么幸福啊。
师:是呀,那抱在一起的槐花一条一条的,既像成群的蝴蝶在枝条上休息又像一个和睦的大家庭,让我们感到美而温馨,你能吧你的感受融入句子中,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
片段二:品“香”
出示句子:
“中午,桌上就摆出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师:这句话中写了几种“香”?
生:六种。
师:自己读读文中带“香”的词语,有什么发现?
生1:“香喷喷”“清香”“醇香”“浓香”“香气扑鼻”“香海”这些词语从香的程度来说,是越来越香。
生2:如果让我写下这些词语,我会把这些“香”字,越写越大,体现香味越来越浓。
师:把这些词语放到句子中读读吧。
生:自由地朗读句子。
生3:我发现前面四个“香”都是写槐花饭的,后面两个是写槐乡这个地方的。范围也变大了。
生4:作者真是夸张!在槐乡,空气中吹得的风都是香气扑鼻。
生5:槐花真的特别香。在我回家的路上有一棵不过我手臂那么粗的一棵白槐花,我离它还有十来米的时候就闻到了它的香味。
几个家附近有槐花的学生纷纷嚷道:“是的。”
师:每逢五月,槐乡的天上、地下、四面八方处处花香四溢,浓郁醉人,大人、小孩、村庄、田野,无不沐浴在槐花造就的香海里。让我们把这种浓浓的香传递给在座的每一位吧!
生读。
片段三:悟“飘”
“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更俊俏了,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
(“飘”字不不同颜色的大一号字体出示)
师:作者写错了吧?人怎么会“飘”呢?
生1:这里的“飘”是写小姑娘身上飘着槐花的香气。
生2:“飘”字体现了小姑娘心情轻松,心里很愉快。
生3:这个“飘”也可以体现小姑娘的步履很轻盈。(子扬同学的回答,不愧妈妈是语文老师,还知道“步履轻盈”)
生4:那时小姑娘“飘逸的心情”。
师:一个“飘”字,我们感受到了槐乡小姑娘愉快的心情,轻盈的步履,身上飘飞的香气,感觉真美啊。我们一起美美地读读这句话。
生读。
- 《槐乡五月》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 › 《槐乡五月》的课堂实录
- › 《槐乡五月》第二课时课堂实录——邵红
- › 《槐乡五月》第二课时课堂实录及反思
- › 《槐乡五月》课堂教学实录
- › 《槐乡五月》槐花形态美教学实录
- › 《槐乡五月》课堂实录
- › 《槐乡五月》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 › 《槐乡五月》第二课时课堂实录完整版
- › “语”味浓浓的《槐乡五月》课堂实录
- › 《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槐乡五月》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槐乡五月》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槐乡五月》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槐乡五月》第二课时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