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语文导学案《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导学案» 正文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导学案

[10-18 22:14:36]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语文导学案   阅读:80
概要: 概要: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弱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8、下列句中各句的“而”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 长沮、桀溺耦而耕 B.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C. 耰而不辍 D.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9、对文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社会纷乱,天下都是这样,你们跟谁去变革它呢? B.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况且你与其跟随孔子那样躲辟正常人群的人,哪比得上跟随我们这些避世隐居的人呢? C.鸟兽不可与同群。 我不能避世隐居,与鸟兽相伴。 D.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天下若是太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导学案,标签:导学案,http://www.kuaixue5.com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弱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8、下列句中各句的“而”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 长沮、桀溺耦而耕  B.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C. 耰而不辍          D.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9、对文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社会纷乱,天下都是这样,你们跟谁去变革它呢? 
B.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况且你与其跟随孔子那样躲辟正常人群的人,哪比得上跟随我们这些避世隐居的人呢? 
C.鸟兽不可与同群。 
我不能避世隐居,与鸟兽相伴。 
D.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天下若是太平了,我也就不跟人们在一起从事改革了。 
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涉及的人物是孔子、子路、长沮、桀溺、仲由等五人。 
B.本文中长沮、桀溺为一介农夫,自然胸无大志。 
C.子路先与长沮对话,又与桀溺对话,最后是与孔子对话。 
D.孔子与长沮对话,而后又与子路对话;子路与桀溺对话 
11、上文体现了孔子什么样的政治态度? (不要超过15字)。(3分) 
                                                                         
12、从上文中可以看出,对社会环境与改革的关系,孔子所持的观点(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要超过15字)。 
而长沮、桀溺的观点(态度)却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不要超过15个字)。(6分) 
(二)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7题。 
    (一)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①,召忽②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二)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③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④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⑤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论语·宪问》) 
[注]①公子纠:齐桓公的哥哥。齐桓公与他争位,杀掉了他。 ②管仲和召忽都是公子纠的家臣。公子纠被杀后,召忽自杀,管仲归服于齐桓公,并当上了齐国的宰相。 ③匡:纠正。 ④衽:衽,衣襟。 ⑤谅:遵守信用,这里指拘泥小的信义、小的节操。 
13、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译文:                                                                   
(2)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译文:                                                                     
14、从上面两段文字看,孔子称赞管仲“如其仁!如其仁!”这是为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语文导学案导学案语文学习 - 语文导学案
上一篇:《曹刽论战》学案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