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教育文章初中学习初三学习中考试题2017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正文

2017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05-16 16:14:36]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中考试题   阅读:8757
概要: 概要:2013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一、积累运用(24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 ( )A.凝成(níng) 炽热(chì ) 痴想(chī) 心惊肉跳(yòu)B.恬静(tián) 耸立(sǒng ) 卑微(bì) 中流砥柱(dǐ )C.簇新( cù ) 芳馨(xīn ) 解剖(pōu ) 苦心孤诣(zhǐ)D.恻隐(cè ) 谦逊(xùn ) 伫立(zhù ) 长途跋涉(bá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断壁残垣 别出心裁 小心翼翼 吹毛求疵B.锲而不舍 惨无人道 言不由衷 一泻千里C.眼花缭乱 焕然一新 壮志难酬 一愁莫展D.再接再厉 谈笑风生 通宵达旦 前仆后继3.选出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2分)( )A.一般人都有很隐秘的“心理缺陷”¬——害怕见大人物。见了大人物就手足无措,张牙舞爪,甚至还要浑身发抖。B.家长对孩
2017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标签:中考试题大全,http://www.kuaixue5.com

2013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一、积累运用(24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 (   )

  A.凝成(níng)   炽热(chì )   痴想(chī)   心惊肉跳(yòu)

  B.恬静(tián)   耸立(sǒng )   卑微(bì)   中流砥柱(dǐ )

  C.簇新( cù )   芳馨(xīn )   解剖(pōu )   苦心孤诣(zhǐ)

  D.恻隐(cè )   谦逊(xùn )   伫立(zhù )   长途跋涉(bá )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断壁残垣   别出心裁   小心翼翼   吹毛求疵

  B.锲而不舍   惨无人道   言不由衷   一泻千里

  C.眼花缭乱   焕然一新   壮志难酬   一愁莫展

  D.再接再厉   谈笑风生   通宵达旦   前仆后继

  3.选出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2分)(   )

  A.一般人都有很隐秘的“心理缺陷”¬——害怕见大人物。见了大人物就手足无措,张牙舞爪,甚至还要浑身发抖。

  B.家长对孩子们的关心真是处心积虑、无微不至。

  C.她小心翼翼地撕开信封,将里面的百元大钞捏取出来,塞到衣服布袋里,然后将信件递给他。

  D.他是日常生活里一个声名显赫的小人物,在他身上,却拥有着许多熠熠生辉的可贵品质。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 (   )

  A.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

  B.参加国际马拉松比赛的运动员在公路上飞快地奔跑。

  C.如果没有这些生灵,大自然才会失去了色彩。

  D.随着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使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工具。

  5、古诗文背诵默写(6分)

  (1)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_________ 。(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 __________,瑞脑销金兽。 (李清照《醉花阴》)

  (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战斗激烈和顺利的句子是:__________ , __________。

  (4)请你写出古诗文中表述作者淡泊名利或志趣的句子是(写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答题( 6分 )

  例 句 刻画人物方法 刻画鲁达怎样的性格特征

  (1)鲁达焦躁,便把碟儿、盏儿都丢在楼板上。

  (2)且说鲁达寻思,恐怕店小二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约摸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径到状元桥来。

  (3)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斯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7、请你参加以“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综合性学习活动 (4分)

  (1)、为 “构建和谐校园”请你拟写一个标语 (1分)

  (2)、如果你校要举行“构建和谐校园”的演讲比赛。请你拟写一个开头(50字以内)(2分)

  (3)、你心目中的“和谐校园”是什么样的?请简述之。(1分)

www.kuaixue5.com

  二、阅读理解(46分)

  (一)古诗词品析

  8、下面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主旨句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前句表达思乡之情,后句用典表达报国之情。

  B、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狂”气贯穿全文。这首词题材、情感粗犷、豪放,但艺术形象、语言风格却委婉含蓄。

  C、李清照《武陵春》名句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运用夸张和比喻,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把抽象的愁写得具体可感,非常形象地表现了忧愁之沉重。

  D、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与“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遥相呼应,又回到现实,与中间的梦境形成对比,表达了词人建功立业的愿望和有志报国却志不伸的悲愤。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2分)

  ①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②万钟于我何加焉!

  ③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1] [2] [3] [4]  下一页


Tag:中考试题中考试题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三学习 - 中考试题
上一篇:2017中考语文预测试题及答案(苏教版)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