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前准备:营造爱诗的氛围。
师:刚才我们一起背了许多诗。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一座宝库。一首好诗,就蕴含着一种心
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历史,让人回味无穷。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江雪》
二、整体感受:勾勒寒江独钓的轮廓。
师:请大家翻开课本。可能有一部分同学已经接触过这首诗。会读的同学想一想怎样读得更好;
不会读的试着把它读正确。
生自由读诗。
师:谁来试一试?
生:(读错了一个音)
师:同学们听,有没有需要提醒一下的。
生:“径”不读第一声,应该是第四声。
师:呵,你的耳朵真灵。我们一齐读。这个字的意思是——
生:“径”是“小路”的意思。
师:整个词呢?
生1:许多路。
生2:成千上万条路。
师:刚好是一万条路吗?
生:不是,这是一种夸张。
师:是的,夸张是古诗常用的一种方法。这一首诗中还有哪些地方也用了这样的手法?
生:“千山”。
师:那么意思就是——
生:许许多多的山。
师:谁还想来读一读?
两名生读。
师:你们读得真流畅。尤其是读正确了一个新词“蓑笠翁”。
生齐读。
老师(指着课件):你看,他身上穿着的是——
生:蓑。
师:头上戴着的是——
生:笠。
师:整个词的意思就是——
生:一个头戴斗笠、身穿蓑衣的老翁。
师:我们一起来把整一首诗读一读。
生齐读。
三、试讲诗意:感受寒江独钓的氛围
师:刚才我们已经初步读通了这首诗。接下来我们该做什么?
生:弄懂诗的意思。
师:怎样才能弄懂诗的意思?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生1:多读几遍。
师:哦,朗读品悟。
生2:可以了解一下诗人的历史情况。
师:对,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生3:先理解重点词,再把它们串起来。
师:这就叫“串词连句法”。但是碰到解决不了的字或词该怎么办?
生1:查字典。
生2:找资料。
生3:问老师。
师:其实古诗下面的注解也是你的好帮手。接下来,我们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自己试着
来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生试讲,教师巡回倾听。
师:谁来试着说说?
生纷纷举手。
生1:许多山上的鸟都飞走了,许多路上的人都不见了。只有一条孤单单的小船上,坐着一个老翁
,独自在寒江上钓鱼。
师:看得出他的自学很有成效。谁还想来说一说?
生2:千山万岭上的鸟都看不见了,许许多多的路上也找不到人的脚印。在孤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上
,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独自一人冒着风雪在寒冷的江上钓鱼。
师:呵,进步很明显呢!你觉得他那些地方说得好?
生1:“踪”是脚印的意思,这个字解释得准确。
生2:把“蓑笠翁”的意思说明白了。
生3:“冒着风雪”这个词用得好。
师:有没有不同的说法?
一生犹豫举手:最后一句话应该是讲老翁独自钓雪吧?
众生笑,老师却竖起大拇指:他说了一句大实话。你看,诗中不就是讲“独钓寒江雪”吗?
生沉思。
生1:可能是结冰了。
生2:要不就是钓不到鱼。
师:还是让老师来给大家解开这个谜底吧。在古代诗歌中,为了使诗歌表达更精炼,读起来更上
口,诗人常常使用“倒置”的方法。在解释的时候,我们就要对诗的顺序进行必要的调整,你看——
课件演示:把“独钓寒江雪”改为“寒江雪独钓”。
师:所以这句话在解释的时候就可以说成——
生:在寒冷的下着大雪的江面上独自钓鱼。
师:看来大家很有收获。谁还想把整一首诗的意思再说一说?
四、意境探寻:体会寒江独钓的孤傲
师:学到这儿,我们对这首诗的意思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现在请你静下心来,再细细地读一读
。你从诗句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轻声朗读。
生:我感觉这个老翁很孤独。
师:你的感受很准确。
生:我觉得这个老翁很勇敢,这么冷的天还坚持钓鱼。
师:哦!你的感受比较独特。
生:我体会到一种悲凉的气氛。
师:嗯,你很会品味。我们能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吗?
指名读。
师::嗬,好大的雪。我还看到了一个老翁,能读出他的孤单吗?
继续请生读。
师:哎,真是形单影孤。
师:面对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疑问?
生1: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
生2:难道他不怕冷吗?
师:真是一个好问题。请大家大胆地设想一下原因,也可以与同桌讨论一下。
生1:因为家里穷,以捕鱼为生。(板书:1、捕鱼为生)
生2:可能老翁想鸟都飞完了,这下没人和自己抢了。
师:那就是说老翁在独自享受这一份清静呢!(板书:2、独享清静)
生3:老翁可能是遇见了什么伤心事了。(板书:3、排解忧伤)
生4:我想是他喜欢钓鱼,所以也就顾不上天的冷了。
师:那他就是一个真正的钓鱼爱好者!(板书:4、喜爱钓鱼)
生五:可能是作者犯了错误,被流放在外了。
师:他也与老翁一样孤单了。(板书:5、心中孤单)
师:看来大家的理解都不相同。那么,究竟哪一种比较吻合作者的心境呢?
刚才有同学说了解诗人的生平和时代背景对理解古诗是很有用的。那就让我们看一看柳宗元的简介
。
课件出示柳宗元生平简介。
师:现在你比较赞同哪一种理解?或者有什么新的看法。
生1:现在,我知道了这是柳宗元在被贬永州时写这一首诗的。
生2:我感受到,诗人是在借这个“蓑笠翁”表达自己孤傲的心情。
师:作者那种孤傲的心境与此情此景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课件展示动画与音乐。
画外音:此时,群山覆盖着白雪,江面飘洒着雪花,蓑笠翁好像也成了白雪世界里的一座雕塑。雪
- 市级教学研究课《江雪》课堂实录
- › 市级教学研究课《江雪》课堂实录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市级教学研究课《江雪》课堂实录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市级教学研究课《江雪》课堂实录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市级教学研究课《江雪》课堂实录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市级教学研究课《江雪》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