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寓言含义(作品的主题)的恰当理解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难点,难点的关键又在于如何理解月亮的象征意义
月亮仅仅象征财富(课文前的提示以及教师参考用书持此观点)?这种偏颇、狭窄的看法既不是寓言本身唯一的、必然的逻辑结论,更不符合作者的初衷月亮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它包括财富,但绝不只是财富所以,寓言的含义就象作者自己说的那样,旨在说明“对于事物的审美态度和功利态度是不同的,甚至是互相排斥的我们要能够发现和欣赏对象的美,就不可抱一种占有的态度”这也就是西方古典美学所说的“审美距离说”,亦即中国审美传统强调的“游于物外”的超脱精神和闲适心态因此,作者进一步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遇事总是计算利益,贪图占有,生活在焦虑之中,有些人则比较超脱,心胸宽阔,能够真正享受生活的乐趣所以,审美和功利不仅是看事物的两种态眼光,而且也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那么,这篇寓言就不只是要解释美感的性质了,它的更深的含义是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
因此,教学当中不能囿于教参的束缚,而是要引导学生从课文实际出发,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社会生活现象,克服课文提示无形中对学生所造成的先入为主的误导作用,自然而然地得出恰当的结论,同时也要容许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同意见,只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
五、导学步骤:
一、设疑导入,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 (出示图片1)
师 英国作家肖伯纳有句名言“人生中有两大不幸,一是没有得到他心爱的东西,二是得到他心爱的东西”不知大家是否赞同?
生 我不赞同没有得到心爱的东西感到不幸情有可原,但得到了心爱的东西应庆幸才对呀
生 我也不赞同这两句话似乎自相矛盾
师 我和大家也有一样的疑问看来,肖伯纳这句名言真有问题?也许这只可爱的白兔和月亮的故事能帮我们找到答案今天我们学习第八课著名哲学家周国平先生的人生寓言《白免和月亮》
二、调动积累,让学生了解寓言的特点
师 说起寓言,大家可是学过好多,你们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
生 拔苗助长、掩耳盗铃 狐假虎威、丑女效颦
师 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看来平时积累很重要大家喜欢这些寓言故事吗?
生 喜欢因为寓言读起来既有趣又发人深思
生 寓言,它总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生活上的启示
师 作家严文井将寓言比作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一个寓言故事只要你用心去读,就可以读出许多理趣,读出许多智慧下面请欣赏第一个魔袋《白兔与月亮》,看你能取出哪些东西来呢?
- 《白兔和月亮》导学案
- › 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导学案
- › 《白兔和月亮》导学案
- › 《白兔和月亮》课堂实录
- › 《白兔和月亮》课堂实录2
- › 《白兔和月亮》教学实录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白兔和月亮》导学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白兔和月亮》导学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白兔和月亮》导学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白兔和月亮》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