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语文导学案《忆秦娥﹒娄山关》学案» 正文

《忆秦娥﹒娄山关》学案

[10-18 22:14:36]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语文导学案   阅读:80
概要: 概要:(二)课文赏析1、初读课文,感知主要内容。思考:词中描绘的景物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环境,结合具体语句和时代背景,用一段完整的话解说出来。 2、再读课文,赏析重点语句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思考:(1)“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换成“霜晨月,马蹄声脆,喇叭声欢”好不好,为什么? (2)“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换成“苍山如涛,残阳如火”好不好,为什么? 3、再读课文,体会作者感情。思考:词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暗含了三个方面的意思,分别关于物、人、中国革命,请分别概括出来。 三、延伸拓展:阅读毛泽东的《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做以下各题。 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 一九六五年五月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换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注:黄洋界在井冈山西北,地势险要,是当年红军的五大哨口之一。)1、依次写出这首词押运的字。答:
《忆秦娥﹒娄山关》学案,标签:导学案,http://www.kuaixue5.com
(二)课文赏析

1、初读课文,感知主要内容。

思考:词中描绘的景物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环境,结合具体语句和时代背景,用一段完整的话解说出来。

 

 

 

2、再读课文,赏析重点语句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思考:

(1)“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换成“霜晨月,马蹄声脆,喇叭声欢”好不好,为什么?

 

(2)“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换成“苍山如涛,残阳如火”好不好,为什么?

 

3、再读课文,体会作者感情。

思考:词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暗含了三个方面的意思,分别关于物、人、中国革命,请分别概括出来。

 

 

三、延伸拓展:阅读毛泽东的《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做以下各题。
 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

 一九六五年五月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换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注:黄洋界在井冈山西北,地势险要,是当年红军的五大哨口之一。)
1、依次写出这首词押运的字。
答:                                                                      
2、毛泽东出生于湖南,可这里说“千里来寻故地”,该怎样理解?
答:                                   

3、摘出这首词写景的句子,并概括所写景物的特点。

答:①写景的句子:

②景物的特点:    

4、谈谈你对“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的理解。

上一页  [1] [2] 


Tag:语文导学案导学案语文学习 - 语文导学案
上一篇:《包身工》导学案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