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公文写作工作报告考察报告适应加入WTO新形势 采取有力措施 促进我市粮食生产发展和农» 正文

适应加入WTO新形势 采取有力措施 促进我市粮食生产发展和农

[10-18 22:37:11]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考察报告   阅读:8274
概要: 概要:推进农业科技进步,重点要解决好投入、队伍和机制问题。我国农业科研的投资强度(农业科研经费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10;1986年以来的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强度最高为0.41%,最低为0.35%,不仅远低于工业化国家80年代投资强度0.62%的水平,而且低于低收入国家0.44%的水平。如果考虑到发达国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少、生产规模大、劳动力素质较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国家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资;以及国外许多能够物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是由私人公司承担,而这些投资未包括在内的话,我们农业科技投入就显得更少了。据市政协调研,我市直辖到20xx年,市财政安排的农业科技资金仅22237.65万元,平均每年3176.81万元,约站当年财政支出的0.1%。据有关研究,政府对农业科技、农村教育投资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每增加1元投入,分别可使农牧业产值增加11.87元、8.43元和6.75元,而农牧户自身每增加1元物质费用投入,农牧业产值仅增加1.27元。政府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回报率最高。所以,应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创新,调整“绿箱”资源在
适应加入WTO新形势 采取有力措施 促进我市粮食生产发展和农,标签:学习考察报告,考察报告怎么写,http://www.kuaixue5.com
推进农业科技进步,重点要解决好投入、队伍和机制问题。我国农业科研的投资强度(农业科研经费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10;1986年以来的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强度最高为0.41%,最低为0.35%,不仅远低于工业化国家80年代投资强度0.62%的水平,而且低于低收入国家0.44%的水平。如果考虑到发达国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少、生产规模大、劳动力素质较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国家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资;以及国外许多能够物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是由私人公司承担,而这些投资未包括在内的话,我们农业科技投入就显得更少了。据市政协调研,我市直辖到20xx年,市财政安排的农业科技资金仅22237.65万元,平均每年3176.81万元,约站当年财政支出的0.1%。据有关研究,政府对农业科技、农村教育投资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每增加1元投入,分别可使农牧业产值增加11.87元、8.43元和6.75元,而农牧户自身每增加1元物质费用投入,农牧业产值仅增加1.27元。政府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回报率最高。所以,应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创新,调整“绿箱”资源在农业科技、农村教育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分配比例和优先序,在稳定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同时,优先增加农业科技和农村教育的投资。
农业技术成果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具有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的特性,如种质资源、病虫害预测预报、防疫、栽培管理技术及基础性研究等。这类技术成果只能由公共部门进行投资;另一类农业科技成果可以属于私人或企业物品,如种子(尤其是杂交种子)、农药、肥料、饲料、机械、食品加工、疫苗等,此类技术可以商业化,可以在国家适当的投入下,建立投资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和私人投资于农业科技及推广。由于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多是社会效益大而研究推广主体获利很少甚至赔本的公益性很强的事业,因此不能笼统地将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单位,作为一般性的事业单位推向市场或砍掉。否则,短期内可能有些老本吃,不会出现大的问题,财政也可以减轻一些负担,但对农业科技的长远发展将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在机构改革中,应保持公益性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机构的稳定,保留一支精干、高效的农业科技队伍。与此同时,鼓励和扶持经营性农业科技服务组织的发展。
在农业技术的推广机制上,我们应在明确不同技术推广组织的职责任务的前提下,创造条件,使其各司其职,推广普及农业技术。对于政府所属的农技推广部门,应主要负责推广与国家发展密切相关的涉及国家食物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农产品新技术以及那些知识产权无法在市场上得到有效保护,难以物化的新技术。对于这些技术的推广,财政应在经费上给予必要的保证。对于其它那些市场能够承受的,能够物化的、知识产权能够得到较好保护的农业技术,则应鼓励涉农企业、公司以及个人推广,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创造条件,制定合理的技术市场政策,负责市场的监督、管理和保障,使其在做好服务的基础上发展壮大。各种民间科技组织,特别是农民专业协会等农民合作组织,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政府应切实加以帮助和扶持。
(二)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WTO条件下农业发展的时代意味着,农业和农产品市场开放程度更深、范围更广、层次更高。农业产业化把生产、加工、销售、贸易、工业、农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开发为基础,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导产品,按照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科、教一体化经营的原则,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各个环节结成统一的利益共同体。在实现形式上,表现为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分散的农户与大市场有效地连接起来,实现家庭经营基础上的农业规模化、商品化、集约化经营,对于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发育,特别是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十一个产业化“百万工程”建设,将实施百万工程作为新阶段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载体和牵动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加快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提速增长、构建重庆农业农村经济新优势的“牛鼻子”工程来抓,农业产业化发展已取得了重大成效,经积累了丰富经验。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是要培植龙头企业,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和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要实施“订单农业”,至关重要的是要有开单者。对于有利于开拓农产品市场,搞活流通,增加效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流通企业、农民经济技术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等都应给予鼓励和扶持。要制订优惠政策,吸引农业外部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和知识进入农业领域,搞贸工农、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当前,农产品进入市场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通过农民个体贩运进入市场;二是通过国家、集体兴办的农产品营销企业进入市场;三是通过“公司+基地+农户”进入市场;四是通过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进入市场。对于各种市场主体,不论哪种形式,只要能与农民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能够带动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都应积极予以扶持。政府应尽可能用经济的和法制的手段来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特别是要建立健全各种与产业化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法律、规章、制度,有效地保护生产者、经营者的利益,减少各种纠纷,消除各种壁垒障碍。
(三)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
由于长期以数量增长为中心,我们的农产品总体质量水平不高,农产品的内在品质不优与自身污染并存,品质质量安全问题比较突出,不能适应市场优质化、多样化、多用途的需求,市场竞争力不强。既不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更远不能适应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要求。近些年来,因技术性贸易壁垒引发的贸易争端不断,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发达国家对于农产品的安全要求和环保要求不断提高,使我们的农产品更加难以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一方面,发达国家对食品卫生和质量监控以及检验检疫的要求越来越严。2000年1月12日,欧委会发表了《食品安全白皮书》,推出了内含80多项具体措施的保证食品安全计划,提出食品卫生责任首先由生产方承担,食品从饲料开始,经过农场到餐桌和处置的整个链条都要保证安全,要求各方必须保证食品生产和销售的透明度与安全性,要求对转基因产品等有争议的产品加贴标识,让消费者自由选择,决定成立“欧洲食品权力机构”,统一管理欧盟内所有与食品安全有关的事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考察报告学习考察报告,考察报告怎么写工作报告 - 考察报告
上一篇:南岸区组团参加“中国金鱼精品展”的考察报告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