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苏教版课堂实录苏教版四年级课堂实录《苹果里的五角星》课堂实录及评析» 正文

《苹果里的五角星》课堂实录及评析

[10-18 22:13:20]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苏教版四年级课堂实录   阅读:8144
概要: 概要:(出示课件10:我见过许多人切苹果,他们对切苹果都不生疏,总是循规蹈矩地按通常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见过还有另一种切法,更没想到苹果里还隐藏着“五角星”!)(指名朗读)(理解“生疏”、“循规蹈矩”)(板书:循规蹈矩)。师:为什么许多人总是循规蹈矩地按通常的切法切苹果呢?我想,自有它的道理吧。(列举优点:方便、安全、公平、习惯。)师:可是大家想过没有——为了方便,许多人忽略了发现;为了安全,许多人忽略了变通;为了公平,许多人忽略了创新;为了习惯,许多人忽略了思考……有些习惯看起来也不坏,但是它会使我们形成思维定势,捆绑了我们的手脚,遮蔽了我们的眼睛,束缚了我们的大脑,使我们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很难再有新的发现、新的突破、新的创造。师:“循规蹈矩”地切苹果的人,难道仅仅是“他们”吗?其实也应该包括作者本人,我们不能光批评别人,还要勇于自我批评,更不能自以为是,不要以为众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浊我独清。因此,课文中的“他们”应该改成什么比较好一些?生:我们。师:注意看,这句话最后的“五角星”加了双引号,更说明课题有修改的必要。建议谁打个电话给出版社,说不定有奖励,正
《苹果里的五角星》课堂实录及评析,标签:课堂实录范文,http://www.kuaixue5.com
(出示课件10:我见过许多人切苹果,他们对切苹果都不生疏,总是循规蹈矩地按通常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见过还有另一种切法,更没想到苹果里还隐藏着“五角星”!)
(指名朗读)
(理解“生疏”、“循规蹈矩”)(板书:循规蹈矩)。
师:为什么许多人总是循规蹈矩地按通常的切法切苹果呢?我想,自有它的道理吧。(列举优点:方便、安全、公平、习惯。)
师:可是大家想过没有——为了方便,许多人忽略了发现;为了安全,许多人忽略了变通;为了公平,许多人忽略了创新;为了习惯,许多人忽略了思考……有些习惯看起来也不坏,但是它会使我们形成思维定势,捆绑了我们的手脚,遮蔽了我们的眼睛,束缚了我们的大脑,使我们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很难再有新的发现、新的突破、新的创造。
师:“循规蹈矩”地切苹果的人,难道仅仅是“他们”吗?其实也应该包括作者本人,我们不能光批评别人,还要勇于自我批评,更不能自以为是,不要以为众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浊我独清。因此,课文中的“他们”应该改成什么比较好一些?
生:我们。
师:注意看,这句话最后的“五角星”加了双引号,更说明课题有修改的必要。建议谁打个电话给出版社,说不定有奖励,正好可以买苹果吃。(笑)
师:我们再看作者的思考之二。
(出示课件11:第一次这样切苹果的,也许是出于无意,也许是出于好奇。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这么大的魅力。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那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现在又由我传给你们大家。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是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指名朗读,齐读最后一句。)
师:第一次这样切苹果的,也许是出于无意,也许是出于好奇。然而,一些出于无意、出于好奇的举动有时候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吧!机遇总是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居里夫人说,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出于强烈的好奇心,爱迪生孵蛋却被人讥笑,莱特兄弟飞向蓝天的梦想却被人视为无稽之谈,但他们勇于尝试、勤于思考、敢于创造,最终都取得了巨大成功。
(出示课件12。理解“鲜为人知”、“魅力”。)
师:我也来用“魅力”造句:我们班的费左杰同学有一种迷人的魅力。在学校,老师同学们喜欢他;回到家,小猫小狗们也喜欢他。(笑)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这么大的魅力?
生: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那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现在又由我传给你们大家。
(出示课件13: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那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现在又由我传给你们大家。)
师:这句话里有三个“传”字,它表明这个秘密真是一传十,十传百,它还将继续广为流传,这就是魅力!三个“传”字表示的性质也是不同的:开始传的只是小小的秘密、简单的快乐,而作者最后传给我们的则是思考问题的方法。
师:作者由“魅力”又进一步联想到了什么力?
生:创造力。(板书:创造力)
师:什么是创造力?
生:什么是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板书: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出示课件14: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是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齐读)
师:往小处说,就是从具体的小事上来说。我说一件具体的小事吧:有一次,我不小心把酒倒进菠菜里,没有想到炒熟后吃起来别有滋味。让我来一段模仿秀——
第一次炒菠菜放点酒,也许是出于无意,也许是出于好奇。使我深有感触的是,炒出来的菠菜竟然更加碧绿、更加可口。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炒菠菜(齐:炒菠菜)的方法。(笑)
再说一件小发明故事:带橡皮的铅笔是怎么发明的。
大约100年前美国有一位名叫海曼的画家,他靠为行人画铅笔素描维持贫困的生计,由于街头行人较多,画稿纷乱,他经常陷入找不到橡皮的麻烦。最后,他灵机一动,橡皮用一小块铁皮绑在铅笔的后部,于是,世界上第一只橡皮头铅笔就这样诞生了。海曼把这个发明卖给了一家铅笔厂,获得了55万美元,这在当时是一笔非常可观的财富,海曼由此摆脱了贫困的生活,而那家铅笔厂更通过该产品获利千万。
在我国历史上还有许多体现创造力的故事,如司马光砸缸救人、田忌赛马、围魏救赵……
瞧!创造力原来就是这么简单。创造力能否产生,关键在于一个人是否敢于怀疑前人的观点,不唯上,不唯书,打破自身的局限,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什么是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齐: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那么,往大处说呢?
[出示课件15:往大处说,(           )]
生:就是打破常规的想法和做法。
师:你怎么回答的这样好?是不是偷看了参考书?别害怕!我不是在批评你,而是在表扬你善于预习呀!(笑)
(出示课件16:往大处说,就是打破常规的想法和做法。)(板书:打破常规的想法和做法)
三、拓展延伸。
师:这篇课文我们学完了,谁有疑问可以提出来。
生:第一个发现“苹果里的五角星”这个秘密的人是谁?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幸亏我是有备而来。昨天,我在网上搜索到,世界上第一个发现“苹果里的五角星”这个秘密的人,是美国人迪•恩•帕金斯的儿子。今天我要很自豪地告诉大家,我们中国第一个发现这个秘密的人,可能是我弟弟。(学生一片惊讶声!)
怎么?不相信?真的,我和弟弟三十多年前就发现这个秘密了。2007年我写过这样一篇文章。
(出示课件17:《上课吃“屁股”》)。
师:大家看这个题目可能有点怕,我尽量读文明一点吧。(全文见附1)
四、总结全文。
师:这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文章,也是一篇借事明理的文章,讲了邻居家的小男孩传给我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苹果里有五角星,从而使我受到启迪:什么是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往大处说,就打破常规的想法和做法。
同学们,生活中创造无处不在,无处不需要创造。愿我们每一个同学从小就学会创造,将来用你们善于创造的大脑和双手去改造世界!让世界出现更多的中国创造!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苏教版四年级课堂实录课堂实录范文语文学习 - 苏教版课堂实录 - 苏教版四年级课堂实录
上一篇:《江南春》课堂实录反思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