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销烟》听课反思
张洪春
今天听了吴老师《虎门销烟》这一课。这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记叙了1839年6月,林则徐率领文武百官在虎门销毁了200多万斤害人的鸦片,这一举动震惊中外,让外国侵略者看到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在教学过程中吴老师要让学生深入到这一历史事件中,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通过文中的语言文字来深入了解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由于课前预习比较充分,感觉整堂课上得较成功。
1、抓住主线,创设激情,进入情境。
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是一个大快人心的壮举,因此在教学中吴老师时时刻把学生的情绪集中在“壮”这个字眼上,引领学生用心地、细细的品读课文,从哪些语句中我们能深深的感受虎门销烟是壮举?学生在细读课文后,首先感受到的是销烟前人的多而广,抓住了第二自然段中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水泄不通”等词读悟出了人多而广;其次是感受到了销烟的隆重、壮观,让学生自己读了第二自然段之后从文中的“水泄不通”、“彩旗林立”看出场面的隆重、壮观,然后让学生读出这种场面;接着进一步引导从将要下令时的情景和销烟时的情景中发现“礼炮轰鸣”、“群情沸腾”,让学生边读边想像当时的情景,把气势读出来;最后让学生想像自己也在现场,自己也在欢呼,体会出销烟在老百姓的心中是大快人心的,体会出人民的那种爱国的感情,当学生们把自己的情感放在其中后再去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时,更是一种感情的迸发,学生们读得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2、迁移生活,感情升华
课文结束的时候,当孩子们还沉浸于虎门销烟的壮举中,沉浸于林则徐的英勇斗争精神中时,老师话锋一转,“同学们,林则徐虎门销烟,震惊中外,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壮举,人们永远地记住了他,此时此刻,面对民族英雄林则徐,你又想说什么?”
在这堂课上,如果吴老师如果通过图片以及资料帮助学生了解鸦片加工的过程以及鸦片的危害,设想长此以往下去,中华民族会面临着什么灾难,探讨当时社会吸食鸦片成风的原因;补充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灾难,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让学生明白了国家强大了才能获得尊严;联系现在毒pin泛滥的事实,以及相关的资料,呼吁同学们远离毒pin。课堂气氛会活跃一些。
教学科研录入:张洪春 责任编辑:admin- 《虎门销烟》听课反思
- › 公开课《虎门销烟》第二自然段教学实录
- › 骨干教师展示课《虎门销烟》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 › 《虎门销烟》课堂实录
- › 《虎门销烟》听课反思
- › 该让学生记住的一定要记住《虎门销烟》教学实录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虎门销烟》听课反思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虎门销烟》听课反思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虎门销烟》听课反思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虎门销烟》听课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