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组合作中抓住思想的亮点
——《背影》教学片段及分析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小组合作自主探究问题过程中往往会闪现出一些“意外”的“亮点”。虽然这些“亮点”有的令教师始料不及,有的甚至有些偏颇以致“离题”,但它们都反映了学生对教学内容思想的感受和积极思考。如何对待这些学生思想的“亮点”,我作了一些尝试。
《背影》是初中教材中的重点篇目,我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完整篇课文后,特意安排了一个环节,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师:现在我们已经把《背影》这篇课文的主要问题都解决了。我们也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就是反映作者朱自清与父亲之间的深情。学完了这篇感人至深的散文后,同学们心里面是不是有许多感想正想一吐为快呢?那么就给大家一些时间,说说自己的感受吧。要注意,这个感受不仅是单纯针对课文,也可以联系到我们现在和你们自身的情况。现在开始分组讨论。
(小组甲)
生1:我觉得那个父亲真是很疼作者。那么胖,还要那么辛苦去买橘子。
生2:不只买橘子,还把作者当成小孩子,什么事都不放心,什么都帮他做。
生3:我觉得买几个橘子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妈不也经常给我买东西。
师:其实父母对你们的爱不就是体现在这些“大不了”的事情上吗?这些事情看似小事,但哪一件不是出自父母的爱心呢?我们大家只是普通人,父母没有那种轰轰烈烈的爱,他们所能给我们的只有日常生活中这些点点滴滴的爱,这样的爱同样是伟大的。
生1:老师说得对。像我每天放学回家,立刻就能吃到我妈为我做好的饭,她就是怕我饿着。
生2:以前我总觉得父母不够关心我,后来有一次我偷听到他们俩人商量着说,快要考试了,要给我买点东西补补身子。我才知道原来他们还是很关心我的。
生3我看了电视上许多父母跟孩子生离死别的故事,像有的讲一个母亲为救她的孩子自己被火烧死了,觉得那样的母爱才算伟大。现在想想,我爸妈的也未必不伟大。
生4有时候我吵着要买一件漂亮的衣服,爸妈就会买给我。可他们自己的衣服破了也没买新的。
分析:这个小组学生讨论中出现的亮点就是,认为课文中所写的事只是小事,因此产生了不以为然的情绪。此时如不加以适当的引导,将讨论引往正确的方向,不仅本课的情感教向目的无法达到,更会使学生在思想上陷入误区。所以我采取了因势利导的方法,顺着学生的思路,及时将学生的讨论导引进一个更加深入的境界。而显然,学生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深化了情感认识,提升了情感高度,不仅感受领悟到了本课的思想内涵,更将之延伸到了现实生活中。可以说,恰当的引导收到了一向不到的效果。
(小组乙)
生1:我觉得课文里最感人的就是朱自清的父亲穿过铁道,爬月台的那一段。走得那么艰难,更体现了他爱子之深。
师:买橘子那段,父亲走得确实艰难。你们能不能在里面找出一些形容父亲艰难的词句来?
生2“……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爬上来。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生3:“蹒跚地走”、“慢慢探身”、“攀”、“缩”、“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师:对了。那么你们能不能根据这些词句想象出父亲当时的背影来呢?
生(异口同声):能
- 在小组合作中抓住思想的亮点——《背影》教学片段及分析
- › 在小组合作中抓住思想的亮点——《背影》教学片段及分析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在小组合作中抓住思想的亮点——《背影》教学片段及分析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在小组合作中抓住思想的亮点——《背影》教学片段及分析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在小组合作中抓住思想的亮点——《背影》教学片段及分析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在小组合作中抓住思想的亮点——《背影》教学片段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