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教育文章初中学习初三学习初三语文初三阅读不知有花阅读题答案» 正文

不知有花阅读题答案

[10-18 22:12:28]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初三阅读   阅读:8363
概要: 概要:26.文章前三个段落极写桐花之美,从下文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请简要说明。27.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看,第⑤段中加点的词语“夷然”描写的是什么?28.第⑥段写少年时候看晚霞落日,是否游离了主题?说说你的看法。29.第⑦段和第⑨段中,画线的两处“暗暗嫉妒”,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30.从文中自选一个写景的句子,品析它的妙处。26.反衬,用我们“为之绝倒发痴”(或“为花而目醉神迷、惊愕叹息”),反衬山村农妇“视而不见”(或:不为所动)(2分,表达与此相近即可)27.表情(答“神态”也可)(2分)28.没有游离主题,叙述少年看落霞落日,是为了引出老尼面对晚霞落日的态度,用以衬托农妇对桐花的态度。说明这些融入自然造化的人,心理是一样的,这种写法正是散文“形散”的特点体现(2分,答出前一层意思即可,其他与此相近的表达亦可,后一层意思可以不说出来)29.第一处的作用是引起下文的议论,第二处的作用是收束全文
不知有花阅读题答案,标签:九年级阅读,http://www.kuaixue5.com

  26.文章前三个段落极写桐花之美,从下文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请简要说明。

  27.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看,第⑤段中加点的词语“夷然”描写的是什么?

  28.第⑥段写少年时候看晚霞落日,是否游离了主题?说说你的看法。

  29.第⑦段和第⑨段中,画线的两处“暗暗嫉妒”,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

  30.从文中自选一个写景的句子,品析它的妙处。

  26.反衬,用我们“为之绝倒发痴”(或“为花而目醉神迷、惊愕叹息”),反衬山村农妇“视而不见”(或:不为所动)(2分,表达与此相近即可)

  27.表情(答“神态”也可)(2分)

  28.没有游离主题,叙述少年看落霞落日,是为了引出老尼面对晚霞落日的态度,用以衬托农妇对桐花的态度。说明这些融入自然造化的人,心理是一样的,这种写法正是散文“形散”的特点体现(2分,答出前一层意思即可,其他与此相近的表达亦可,后一层意思可以不说出来)

  29.第一处的作用是引起下文的议论,第二处的作用是收束全文,同时呼应第一处 (与此相近的表达亦可) (2分,每对一处给1分)

  30.句子:桐花极白,极矜持,花心却又露出些许微红。品析:这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桐花的美,给人一种非常清新的感觉


Tag:初三阅读九年级阅读初中学习 - 初三学习 - 初三语文 - 初三阅读
上一篇:我的信念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