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不仅喂养冬蝈蝈本身充满乐趣,盛蝈蝈用的葫芦也十分讲究。那些葫芦的外表有着相当复杂的花纹图案,这些花纹并非雕刻而成,是通过模子使葫芦在生长的过程中就形成的。在清代也有“官模”“民模”和“本长”之分。葫芦的构造也非常巧妙,通常在葫芦口内会放置一个盘丝状的铜制线圈,再加上一个有着许多透气孔的盖子,这样一来,蝈蝈在葫芦腹内鸣叫时传出的声音就会更加清脆、优雅。
1.给加粗字注音。
聆听()一脉()蜕变()间或()
2.第二节依次介绍了关于冬蝈蝈的()、()和(),其中和课文相同的是对()的介绍,但是课文介绍得详细,而本文介绍得简略。
3.养冬蝈蝈的人常常把蝈蝈揣在怀里,你能在文中找出这么做的理由吗?
4.葫芦的讲究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5.“如今竟成了平民百姓们冬日里的一大乐事”,你对此现象怎么看。
参考答案
一、sū,mì,cuàn,shǔn,huì,dù,篝,狩,劣,劫,婪,睦
二、1.“拢”改为“扰”2.“暗”改为“喑”3.“蔽”改为“撇”4.“嫉”改为“忌”
三、1.篡夺: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地位和权力)。2.劫掠:抢劫,掠夺。3.行径:行为;举动(多指坏的)。4.贪婪:贪得无厌(含贬义)。
四、2、5、4、7、3、6、1
五、(一)1. (1) B,“我”是一个对自然界充满好奇心的人,所以“我”应该急切地“跑”过去,而不是慢慢地“走”过去,蝈蝈和蝉都很小,离得远也不可能望见;蝈蝈嘴小,蝉大,应该是蝈蝈在一口一口地啄蝉,来把蝉啄死,而吃和咬都没有这个意思。(2) D,“追捕”比“追赶”和“追击”更明确地表明蝈蝈攻击蝉的目的;“逃窜”比其他词语更突出蝉的速度很快,而且感情色彩更明显。2.作者把蝈蝈比做鹰,把蝉比做云雀。相似的是捕猎的关系,不同的是鹰比云雀大而强壮,而蝈蝈比蝉小得多,看起来也没有蝉强壮。3.作者赋予了蝈蝈勇敢的品质,比如蚂蚁是一种非常善于团结协作的小动物,还有蜜蜂非常勤劳,狗很忠实等等。(二)1.líng,mài,tuì,jiàn 2.繁殖,种类,食性,食性3.第三节介绍喂养蝈蝈的适宜温度正好和人的体温接近。4.花纹和构造5.持肯定或否定态度都可以,只要言之成理。如肯定态度:葫芦漂亮,蝈蝈漂亮,叫声也好听,如今生活好了,这是人们追求生活情趣的表现;否定态度:养蝈蝈比较费事,而且又要随身带着,会影响工作和学习。
Tag:初一语文试题,七年级语文试题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一学习 - 七年级语文 - 初一语文试题
- 《绿色蝈蝈》综合能力测试题
- › 《绿色蝈蝈》课后题及答案
- › 《绿色蝈蝈》综合能力测试题
- › 《绿色蝈蝈》评估测试练习
- › 法布尔《绿色蝈蝈》原文阅读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绿色蝈蝈》综合能力测试题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绿色蝈蝈》综合能力测试题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绿色蝈蝈》综合能力测试题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绿色蝈蝈》综合能力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