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者对两个人物的描写中,我们也看不出褒贬对照的色彩。长妈妈以她的慈爱和动人的故事,赢得了儿童鲁迅的爱;先生则以他的品行“方正、质朴、博学”以及对学生的宽宥获得了少年鲁迅的崇敬。文章是这样描写先生的:他对学生和蔼,开始严厉,后来就好起来。学生溜出花园去玩,并不是不可以,只是去的人“太多”“太久”,就不行了。他不屑于回答“何曰怪哉”之类的怪题,但也不轻易体罚学生,在学生不听话时,“普通总不过瞪几眼”。他有点旧书生的迂腐,但是,这并没有给学生带来一点恶感,更没有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恐惧的阴影。因此,从作品对三味书屋先生的描写中,也看不出作者有批判封建教育的意思。
应该说,贯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就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依照某种主观需要,凡持革命的文艺家的作品都必带“火药味”的偏见,凭空地把它附会为批判封建教育,把它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作为对照割裂开来,不仅破坏了这篇作品整体的和谐统一,也破坏了它的诗意。因此,《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思想应该是: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Tag:初一阅读,七年级阅读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一学习 - 七年级语文 - 初一阅读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关资料
-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原文
- › 《朝花夕拾》第六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及答案(二)
-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及答案(四)
-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及答案(五)
-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及答案(六)
-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及答案(七)
-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及答案(八)
-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及答案(九)
-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及答案(十)
-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及答案(一)
-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期末复习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关资料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关资料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关资料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