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小”字是作者后添上去的,“小半天”对表现闰土父亲善于捕鸟是很有力的。“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和上句“我”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曾经”一词是作者后增补上去的,准确地表明了问闰土父亲的时间。]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对闰土父亲的描写简短却很传神,捕鸟经验的丰富,耐心诚恳,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平淡的叙述中,洋溢着崇敬,佩服的真挚感情。]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不知道”三个字透着无奈与忧愁。“全城”原写为“本城”。“本城”只表明是自己所居住的城。“全城”不但表明了范围,而且和“最”字相配搭,让人看到了这个书塾严厉的程度。]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三个“也许是”猜测原因,仔细寻找些无拘无束尽情玩耍时可能会惹怒大人的过错,推断出去三味书屋是一种惩罚,表现了惧怕的心理。“都无从知道”说明事实可能有,但都不是可以构成惩罚的理由。],……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两个“Ade”(德语中的亲呢的儿语)传意传神,摩情摩态!维妙维肖地刻画了少年鲁迅对小动物,对植物等有趣的自然界恋恋不舍的稚态和依依惜别的深情。]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这是过渡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地点迁移,生活变了,没有过渡何以连得起来?这不只是结构上的过渡,也是思想感情的过渡!]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原写成“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不渊博。”阿长无文化,本谈不上“渊博”,鲁迅却与渊博的东方朔和塾师相提对比,意不在鄙视阿长,倒是在渊博的宿儒。后修改特又加上“毕竟”一词,再强调了一下,对比的意味更浓。原是将引号中的话放在“赶忙问”的后边的。后作者改为对话在前,叙述语放在后,让读者的思路紧跟着上句(“可以问先生”)的一个问字展开,眼前出现一个对话的场面,也避免了行文的呆板。]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在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非常用功。寿洙邻说鲁迅:“风度矜贵,从不违犯学规。”“虽不注意正课,但未尝欠课,一见了了,不劳记诵,间出余技为同学捉刀。”]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一个“也”字与百草园并列,鲁迅认为在这里也是有趣的。],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最初没有“可”字,添上“可”字能深深地表达出“就不行了”的忧惧心情。],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www.kuaixue5.com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多可爱的一位老先生,虽然严厉,但不失开明。]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一种非常投入地、声情并茂的朗读![“头”字原先写的是“脸”字。“摇着”二字是后添上去的。这一改一添,部位准确了,姿态也写得更细。“脸”不能“摇着”。没有“摇着”,后边的两个“拗过去”就是很吃力的动作,而不是读书入神的姿态了。这段文字十分俏皮]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赏析
-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原文
- › 《朝花夕拾》第六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及答案(二)
-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及答案(四)
-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及答案(五)
-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及答案(六)
-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及答案(七)
-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及答案(八)
-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及答案(九)
-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及答案(十)
-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及答案(一)
-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期末复习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赏析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赏析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赏析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