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教育文章初中学习初一学习七年级语文初一文言文初一语文第20课《山市》导学案» 正文

初一语文第20课《山市》导学案

[10-18 22:10:55]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初一文言文   阅读:8999
概要: 概要:>>点击查看更多有关《山市》的课文学习资料 第20课《山市》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2、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3、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要点点拨《山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写的一篇文言文,描绘的是山中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文中描绘了从山市开始出现到最后消失的变化过程,给人以神奇而又壮丽的感觉。学习过程一、预习检测1、文学常识积累《山市》选自_______,作者_______,字_______,世称“_______ ”,淄川人,清代文学家。2、给加粗字注音高插青冥( ) 倏( )忽 碧瓦飞甍( )黯然缥缈( )( )连亘( ) 蜃( )3、疏通文意①推荐重点字词②推荐重点句子③记录自己不懂的词句二、理解探究4、 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5、结尾的作用是什么?6、怎样欣赏感受这神奇的山
初一语文第20课《山市》导学案,标签:七年级文言文大全,http://www.kuaixue5.com

  >>点击查看更多有关《山市》的课文学习资料

   第20课《山市》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

  3、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

  要点点拨

  《山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写的一篇文言文,描绘的是山中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文中描绘了从山市开始出现到最后消失的变化过程,给人以神奇而又壮丽的感觉。

  学习过程

  一、预习检测


  1、文学常识积累

  《山市》选自_______,作者_______,字_______,世称“_______ ”,淄川人,清代文学家。

  2、给加粗字注音

  高插青(         )   (          )忽   碧瓦飞(     )

  黯然缥缈(       )(       )  连(       )   (       )

  3、疏通文意

  ①推荐重点字词

  ②推荐重点句子

  ③记录自己不懂的词句

  二、理解探究

  4、 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5、结尾的作用是什么?

  6、怎样欣赏感受这神奇的山市,能否用科学解释其中的道理?

  三、拓展延伸

  7、 想像一下,山市是怎样一幅神奇的画面。

  四、学习小结

  8、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Tag:初一文言文七年级文言文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一学习 - 七年级语文 - 初一文言文
上一篇:初一语文《山市》复习要点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