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更多有关《山市》的课文学习资料
第20课《山市》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
3、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
要点点拨
《山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写的一篇文言文,描绘的是山中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文中描绘了从山市开始出现到最后消失的变化过程,给人以神奇而又壮丽的感觉。
学习过程
一、预习检测
1、文学常识积累
《山市》选自_______,作者_______,字_______,世称“_______ ”,淄川人,清代文学家。
2、给加粗字注音
高插青冥( ) 倏( )忽 碧瓦飞甍( )
黯然缥缈( )( ) 连亘( ) 蜃( )
3、疏通文意
①推荐重点字词
②推荐重点句子
③记录自己不懂的词句
二、理解探究
4、 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5、结尾的作用是什么?
6、怎样欣赏感受这神奇的山市,能否用科学解释其中的道理?
三、拓展延伸
7、 想像一下,山市是怎样一幅神奇的画面。
四、学习小结
8、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 初一语文第20课《山市》导学案
- › 初一语文优秀作文:窗外
- › 初一语文作文辅导大全
- › 福州一中初一语文优秀习作选:我读懂了爸爸
- › 2016年初一语文的暑假答案
- › 初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 › 保沙中学初一语文七校联考期中卷及答案
- › 西安交大阳光中学初一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 › 初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卷
- › 伊川县实验中学初一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 › 大寅中学初一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 › 淮南124中学初一语文月考卷及答案
- › 北京中关村中学初一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一语文第20课《山市》导学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一语文第20课《山市》导学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一语文第20课《山市》导学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一语文第20课《山市》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