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服务业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回顾了建国以来**省服务业的发展历程,既分析了近年来该省服务业取得的长足发展和主要特征,也指出其发展水平仍落后于发达国家及我国一些先进省市的现实。本文认为,当前在扶持服务业发展方面财税政策仍存不足,表现为政出多门,资金分散,宣传不够等,提出应通过整合财税扶持政策、细化项目预算、强化扶持资金管理、提升纳税服务水平,加大财税支持力度,促进服务业发展。
1992年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决定》后,**省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上升。1991—2000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3%,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幅0.3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30.0%提高到36.4%。20xx—20xx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0%,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幅达0.8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36.4%提高到40.2%,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由2000年的29.0%提高到20xx年的31.6%,并于20xx年首次超过第一产业的比重,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本文拟对**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作些分析,并对财税部门如何促进服务业进一步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一、**省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传统的运输邮电、商贸流通业开始逐渐向现代物流(流通)业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进一步专业化、细化,我省的一些传统服务性行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运输、仓储、邮政企业依托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客户、设施、经营网络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不断拓展和延伸其物流服务,逐步由单纯的运输、仓储向货运代理、商业配送、社会化储运等现代物流方向转变。商业、供销、物资、粮油、餐饮等行业开始向连锁商业、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发展,特别是连锁经营快速发展,显示出其“大进大出"、周转快、成本低的竞争优势,已有相当一批连锁店在**站稳脚跟。到20xx年底,全省已拥有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法人企业达4249家。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出现了一批新兴的专业化、一体化物流企业。物流园区(中心)建设开始迈出实质性步伐,一批国际物流中心正在规划建设。
(二)新兴行业迅速崛起,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力量。
——信息服务业高速发展。随着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进一步推进,移动通信、网络、传媒、咨询等信息服务业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20xx-20xx年,我省电信业务总量年均增长21.2%,超过同期服务业年均增速7.2个百分点。到20xx年末,我省移动电话用户达3012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60.5%,比20xx年提高36.4个百分点;互联网用户(含宽带用户)为574万户。同时,广告、公证、律师事务所、会计、审计、统计等咨询服务业和软件开发、数据处理、数据库服务等计算机应用服务业发展也十分迅速。据统计,20xx年全省从事信息传输和软件业人员数为25.4万人,是20xx年的2.5倍。
——房地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随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宅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商品房个人消费不断扩大,有力地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到20xx年末,我省从事房地产开发从业人员有15.86万人。20xx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574.28亿元,比2000年增长4.3倍,年均增长27.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从2000年的16.0%增加到20.7%,房地产业已成为我省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旅游业持续快速增长,带动效益日益增强。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省旅游业持续快速增长,已形成了相当的产业规模,开发了一大批新的景点、景区和旅游项目,旅游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综合接待能力不断提高。1990-20xx年,我省入境旅游者接待人次从49.6万增加到281.4万,年均增长12.5%;旅游创汇收入从0.5亿美元增加到21.3亿美元,年均增长27.6%。20xx年国内旅游人数为16149万人次,比1995年增加1248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1519.6亿元,比1995年增加1298.9亿元,旅游总收入与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从6.3%上升到10.7%。据有关部门测算,目前我省旅游产业每增加1万元的产出,可直接或间接带动全社会总产出3.03万元,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
——社区服务业方兴未艾。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及生活节奏的快捷、求便,同时为了扩大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投资少、见效快的社区服务业成为我省目前新兴服务业的一大亮点。社区服务的内容从单一分散性服务发展到包括托老、养老服务、残疾人服务、优抚对象服务、居民生活服务等多层次、多方位的系列化服务。
(三)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突出表现在:一是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行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走向市场,走向社会,市场化、民营化程度得到很大提高。二是金融保险业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度集中、垄断向市场化方向转变,四大国有银行完成由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变,一批股份制的新兴商业银行诞生,证券市场和证券经营机构规模不断扩大,保险市场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家经营的垄断局面被打破,呈现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三足鼎立的局面。三是随着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政府职能开始逐渐转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承担起行业管理、协调、服务的职能,并开始从官办、半官办的状态转向按照市场经济模式运作。
(四)经营主体呈多元化发展格局,非公有经济发展迅速。1990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服务业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国有经济纷纷进入,经营主体呈多元化发展格局。从服务业增加值的所有制结构看,公有经济虽占主导地位,但比重呈下降趋势,非公有经济发展迅速。20xx年服务业增加值中非公有经济已占53.9%,比1990年提高了24.1个百分点。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占非公有经济的比重达90.7%。分行业看,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和餐饮业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较高,分别达90.9%、89.3%、86.6%和84.3%。
(五)服务业对地方财政收入贡献大。以20xx、20xx年为例,服务业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1.7%和51.6%,分别高于第二产业10.4和10.0个百分点,服务业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大大超过了第二产业。
- 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调研
- › 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调研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调研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调研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调研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