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语文教学反思认识角的听后感» 正文

认识角的听后感

[10-18 22:13:20]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语文教学反思   阅读:8359
概要: 概要:2009-5-22认识角的听后感 傅正芳 本课教学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角,是对角的初步认识,因此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角的构成,能判断出什么样的图形是角,并会判断角的大小。殷老师能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教学环节,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围角、搭角、拼角等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课的主要特色我认为有以下3点: 1.从生活中引入“角”,从操作中感知角。新教学课程标准提倡: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体会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接知如接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角导入,再例举生活中实物的角,在老师提供的实物中找一找,摸一摸,分一分角.指一指角,然后把没有角的物体变成有角的物体等,把对角的认识建立在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之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这样的设计符合的学生认知规律。 2.从实物中抽象角,从辨析中理解角。低年级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与几何图形抽象概括性存在差异,在摆角.折角的过程,教师通过多媒体抽象出的角让学生有个感性认识,让学生讨论.交流,得到数学中的“角”。使学生经历将“生活”中的角抽象出“数学
认识角的听后感,标签:教学反思,http://www.kuaixue5.com
2009-5-22

认识角的听后感

      傅正芳

 

本课教学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角,是对角的初步认识,因此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角的构成,能判断出什么样的图形是角,并会判断角的大小。殷老师能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教学环节,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围角、搭角、拼角等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课的主要特色我认为有以下3点:
    1.从生活中引入“角”,从操作中感知角。新教学课程标准提倡: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体会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接知如接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角导入,再例举生活中实物的角,在老师提供的实物中找一找,摸一摸,分一分角.指一指角,然后把没有角的物体变成有角的物体等,把对角的认识建立在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之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这样的设计符合的学生认知规律。
    2.从实物中抽象角,从辨析中理解角。低年级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与几何图形抽象概括性存在差异,在摆角.折角的过程,教师通过多媒体抽象出的角让学生有个感性认识,让学生讨论.交流,得到数学中的“角”。使学生经历将“生活”中的角抽象出“数学中角”的过程,非常精彩,有创意。
    3、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数学。做活动角时,教师创设操作――演示――讨论――汇报――结论等一系列活动,从前面静态的角过渡到动态的角。使学生领悟到:角的两边靠得越近角就越小,离得越远角就越大。从而为学生在以后学习中做了很好的铺垫。在探索中内化了角的本质属性,在交流中揭示学生内部心智语言的思维过程,注重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Tag:语文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语文学习 - 语文教学反思
上一篇:还孩子童年、童贞和童趣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