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一学习高一语文高一语文试题新课标高一上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正文

新课标高一上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01-14 21:35:35]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高一语文试题   阅读:8345
概要: 概要:【原文】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②。当其时,民治渠少烦苦③,不欲也。豹曰:“民可以乐成④,不可与虑始⑤。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⑥,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⑦。”至今皆得水利,民人以给足富⑧。十二渠经绝驰道⑨,到汉之立,而长吏以为十二渠桥绝驰道⑩,相比近(11),不可。欲合渠水,且至驰道合三渠为一桥。邺民人父老不肯听长吏,以为西门君所为也,贤君之法式不可更也(12)。长吏终听置之(13)。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泽流后世,无绝已时(14),几可谓非贤大夫哉!(15)【注解】①发民:征集百姓。②溉:灌溉。③少:稍微。④以:与。乐成:乐于成功,共享成果。⑤虑始:筹划商量新事物的开创。⑥患苦:厌恶、憎恨。⑦期:希望。⑧给足:供给丰足。⑨经绝:横断,截断。⑩长吏:指县里主要官吏。(11)比近:靠近,挨近。(12)法式:法度,规范。更:变革,改动。(13)置:搁置,放弃。(14)无绝已时:没有断绝终了的时候。已,完了。(15)几:通“岂”,难道。【翻译】西门豹就征发百姓开凿了十二条渠道,引漳河水浇灌农田,农田都
新课标高一上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标签:高一语文试题大全,http://www.kuaixue5.com

  【原文】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②。当其时,民治渠少烦苦③,不欲也。豹曰:“民可以乐成④,不可与虑始⑤。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⑥,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⑦。”至今皆得水利,民人以给足富⑧。十二渠经绝驰道⑨,到汉之立,而长吏以为十二渠桥绝驰道⑩,相比近(11),不可。欲合渠水,且至驰道合三渠为一桥。邺民人父老不肯听长吏,以为西门君所为也,贤君之法式不可更也(12)。长吏终听置之(13)。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泽流后世,无绝已时(14),几可谓非贤大夫哉!(15)

  【注解】①发民:征集百姓。②溉:灌溉。③少:稍微。④以:与。乐成:乐于成功,共享成果。⑤虑始:筹划商量新事物的开创。⑥患苦:厌恶、憎恨。⑦期:希望。⑧给足:供给丰足。⑨经绝:横断,截断。⑩长吏:指县里主要官吏。(11)比近:靠近,挨近。(12)法式:法度,规范。更:变革,改动。(13)置:搁置,放弃。(14)无绝已时:没有断绝终了的时候。已,完了。(15)几:通“岂”,难道。

  【翻译】西门豹就征发百姓开凿了十二条渠道,引漳河水浇灌农田,农田都得到灌溉。在开凿河渠时,老百姓开渠多少是有些劳苦的,不很愿意干。西门豹说:“百姓可以同他们安享其成,却不可以同他们谋划事业的开创。现在父老子弟虽然以为我给他们带来辛苦,但是百年以后,希望让父老子弟们再想想我所说的话。”直到现在,那里都得到河水的利益,百姓因此富裕起来。十二条河渠横穿御道,到汉朝建立时,地方官吏认为十二条河渠上的桥梁截断了御道,彼此相距又很近,不行。想要合并渠水,并且把流经御道的那段,三条渠水合为一条,只架一桥。邺地的百姓不肯听从地方官吏的意见,认为那些渠道是经西门先生规划开凿的,贤良长官的法度规范是不能更改的。地方长官终于听取了大家的意见,放弃了并渠计划。所以西门豹做邺县令,名闻天下,恩德流传后世,难道能说他不是贤大夫吗?

www.kuaixue5.com

  三、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2、【答案】略

  四、现代文阅读(共4小题,计20分)

  13.【参考答案】从对礼物的态度;对人是否迎送;是否倒茶三个方面进行比较。(评分标准:每个要点1分,计6分)

  14.【参考答案】生动地写出了母亲对大女儿丰厚礼物的珍惜与自得之态。(评分标准:表达效果2分,内容1分,计4分)

  15.【参考答案】写出了“我”遭受母亲冷落后的极度悲伤;眼泪不是油烟“呛”出来的,而是痛苦得忍不住流下来的。(答出一层意思得2分,计5分)

  16.【参考答案】通过哥哥从实践上和理论上验证和分析,“我”知道了绝大多数人都是平凡人;母亲也不例外,会对给东西多的女儿亲热一些。(评分标准:答出一层意思得2分,计5分)

  五、古诗鉴赏(10分)

  17、⑴【参考答案】“断”字写出了诗人当时的处境,包含了音书的断绝、空间的悬隔、时间的久远等意思。

  ⑵【参考答案】这是一种内心矛盾心理的反映,一方面思念亲人,归心似箭;另一方面因为贬居岭外,长期得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又时刻担心他们的命运,怕他们因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这样写符合前面两句所揭示的情境。(意思对即可)

  六、语言运用(12)

  18.【参考答案】只留下一双眼睛在露珠里 笑容融化在夕阳里, (6分)

  19. 【参考答案】(1)两鬓霜花送春秋; 一腔热血写春秋;一支粉笔写春秋;一片丹心育英才;

  (2)忠肝义胆,子龙勇救主;雄韬伟略,周瑜善用兵;忠心赤胆,大圣勇降妖;忠臣烈士,关羽不归曹;无畏不惧,武松猛打虎;

  七、作文(60分)

  20、参考高考作文的评分要求。

上一页  [1] [2] [3] [4] [5] 


Tag:高一语文试题高一语文试题大全高中学习 - 高一学习 - 高一语文 - 高一语文试题
上一篇:新课标高一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