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一学习高一语文高一语文试题荷塘月色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五)» 正文

荷塘月色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五)

[01-14 21:33:59]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高一语文试题   阅读:8920
概要: 概要:荷塘月色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五)一、选择(共40分)3.用不同的事物反复比喻同一对象的各个方面,这种修辞方法叫:(5分)[ ]A.博喻 B.明喻 C.暗喻 D.排比4.从《荷塘月色》的文眼看,对全文线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5)分[ ]A.以作者行踪为线索:带门出去→走煤屑路→到荷塘边→回门前→进屋B.以作者感情变化为线索:淡淡哀愁→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C.以景物描写为线索:月夜→小路→荷塘→月色→荷塘四周→采莲D.以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理变化为线索5.“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这句话中的“颜色”含义是:(5分)[ ]A.显示给人看的脸色B.情态、样子C.色彩D.颜料或染料的色6.对第5题中“风致”的“致”意思理解与下列哪一个相同(5分)[ ]A.闲情逸致B.学以致用C.专心致志D.言行一致7.“田田&rdq
荷塘月色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五),标签:高一语文试题大全,http://www.kuaixue5.com

  荷塘月色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五)

  一、选择(共40分)

  3.用不同的事物反复比喻同一对象的各个方面,这种修辞方法叫:(5分)[    ]

  A.博喻   B.明喻   C.暗喻   D.排比

  4.从《荷塘月色》的文眼看,对全文线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5)分[    ]

  A.以作者行踪为线索:带门出去→走煤屑路→到荷塘边→回门前→进屋

  B.以作者感情变化为线索:淡淡哀愁→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

  C.以景物描写为线索:月夜→小路→荷塘→月色→荷塘四周→采莲

  D.以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理变化为线索

  5.“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这句话中的“颜色”含义是:(5分)[    ]

  A.显示给人看的脸色

  B.情态、样子

  C.色彩

  D.颜料或染料的色

  6.对第5题中“风致”的“致”意思理解与下列哪一个相同(5分)[    ]

  A.闲情逸致

  B.学以致用

  C.专心致志

  D.言行一致

  7.“田田”,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田田的出处是(5分)[    ]

  A.南朝乐府诗《西洲曲》

  B.《洛神赋》

  C.古乐府《江南曲》

  D.《朱自清文集》

  8.“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瞌睡人的眼”这句话所使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5分)

  二、填空:(20分)

  1.叶子出水很高,像________。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________些白花,有________地开着的,有________地打着朵儿的;正如________,又如________,又如________。

  2.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________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________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________过一样;又像________着轻纱的梦。

  3.朱自清,原名________,字佩弦,号秋实,他的长诗是________,诗集是________,第一本散文集是________。

  4.《荷塘月色》一文中作者引用了《西洲曲》里的句子,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了作者________。

  三、将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与括号里的词作比较,说明它们的不同表达效果:(16分)

  1.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出现)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已经盛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含苞欲放)的

  2.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乱七八糟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印)在荷叶上。

  四、语段赏析与释疑,发散思维能力展示(24分)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朱先生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说他的心里“可以说是一团火”,上述文段折射了这种情感,请筛选出最重要的两个句子:

  a.________(11字)

  b.________(10字)

  ②上述文段具有深邃的内涵,它充分表达出作者对“江南”的关切与那隐隐的苦闷与孤独,这一段使读者能油然联想起全文的题眼,这个题眼就是:________(限9字)


Tag:高一语文试题高一语文试题大全高中学习 - 高一学习 - 高一语文 - 高一语文试题
上一篇: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单元试卷(二)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