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B 竟:最终
5.C此项说的是有功将领的结局,与章邯无关。
6.C“不愚昧的人都知道”应为“无论愚昧还是聪明的人都知道”
7.(1)这与身伏斧砧受死,妻子儿女被杀戮相比,哪种情况好呢?(得分点:“孰与”1分、“妻子”1分、“为”1分、句意通2分)
(2)让长史欣做了上将军,率领秦军作为先行部队。(得分点:“使”1分、“将”1分、“前行”1分,句意通2分)
8.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写景(2分)。
通过西风、长空、鸣雁、霜花、晨月、马蹄声、喇叭声等景物(2分),描绘了一幅凄冷、悲壮的画面(2分)。
9.尽管关隘如铁一样坚固,道路漫长而凄冷,但红军依然能够战胜这些困难,并且重新开始新的征程(3分),表现了红军不畏严寒,不怕困难的豪情壮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分)。
10.(1)怅寥廓(2)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3)向青草更青处漫溯(4)风萧萧兮易水寒(5)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
11.(1)AD(A项,由原文中的“始终没能完成”可知,“等了一个花甲他才将其汇编出来”表述错误。D项,以偏概全,根据原文可知,“论敌,以及清朝政府、北洋军阀、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民党右派等”是鲁迅的有形的对手,另外他还有“绵亘数千年的黑暗”、“被黑暗同化了的‘奴性集体无意识’”、“麻木怯懦的‘看客’心理”、“在黑暗中疯狂滋生的,仇‘新’戮‘异’的全社会排他力量”、“混沌一团的国民性”等无形的对手。)
(2)①“他们”指二三十年代“围剿鲁迅”(咒骂鲁迅)的人。(3分)②这里以“他们”文章的肤浅来反衬鲁迅文章的深刻和永恒。(3分)
(3)首先,这段话描写了鲁迅的肖像,重点强调了鲁迅的“横眉”照应了文章题目。(3分)其次,引出下文对“谁最了解鲁迅”的论述。(3分)
(4)示例:作者在这里是运用了反语的手法来评价鲁迅(3分)。这里的“毒”字,更加突出了鲁迅对社会的认识之深,对“黑暗”剖析的力度之大(5分)。
12.A【解析】指日可待:表示不要等多久或迅速就可达到目的,是个褒义词。
13.D【解析】A 搭配不当和表意不明,只有“挖掘机”才能“挖土”,这些机器车辆,也不可能自动听指挥,可改为:“他看到建筑工地上的挖掘机、装载机和十几辆翻斗车正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工作。B语序错误,应先“研究”后“制定”。C项语序不当,“虽然”应放在“枸杞子”之后。
14.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前面货币内容应填关于情感价值的内容,故选③;第二空根据前面情感内容应填关于货币价值的内容,故选①。第三、四空根据饥寒困境,选填⑥⑤,⑥照应“饥”,⑤照应“寒”;同理,最后两空先④后②。
15.(5分)莫言获奖实至名归
16.(6分)略
Tag:高一语文试题,高一语文试题大全,高中学习 - 高一学习 - 高一语文 - 高一语文试题
- 河南高一上册语文期中联考试题及答案
- › 河南高一上册语文期中联考试题及答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河南高一上册语文期中联考试题及答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河南高一上册语文期中联考试题及答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河南高一上册语文期中联考试题及答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河南高一上册语文期中联考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