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明确,坚持自力更生和实行对外开放是统一的。我们引进国外的技术、资金、人才和管理经验,目的是为了增强自己的建设本领和能力,决不是依赖外国,更不是花钱买一个现代化。即使是引进国外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也要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尽快加以消化和改造,使之成为我们自己的东西。否则,我们将永远落在别人的后面,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因此,我们的对外开放政策,是以自力更生为前提的,它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我们既不能用自力更生来排斥对外开放,也不能因为实行对外开放就放弃自力更生。正确的态度是用自力更生精神来搞好对外开放,通过对外开放提高自力更生的能力。
党的基本路线关系到我们事业的全局和根本,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是制定其他一切具体工作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党的十四大和十五大都把党的基本路线载入党章,这不仅为维护党的基本路线的权威性、稳定性和连续性提供了有力保证,而且为全党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提供了最重要的准则。每个共产党员和要求入党的同志,都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
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根据当时的国情,总结党领导革命斗争近二十年的经验,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系统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在党的七大上,他又在《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作了进一步阐述,正式提出了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在总结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近二十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规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为全党和全国人民进一步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主要包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这三个方面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这个纲领,是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是这些年来最主要经验的总结。这对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向前推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相当艰巨,工程十分浩大,必须经过长期的有步骤、分阶段的努力奋斗才能实现。党在认真分析国际国内各种条件的基础上,从基本国情出发,提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大体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即: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一战略目标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党的十四大提出了近期奋斗目标,即在90年代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实现第二步发展目标;同时,也对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提出了初步的设想。
在世纪之交召开的党的十五大,又将第三步奋斗目标进一步具体化。这就是:到下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xx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周年时,基本上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三步走”的战略步骤,为全国人民提供了改变贫穷落后面貌,逐步实现现代化的长远目标和近期规划,明确了使我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的时间表。实践已经充分证明,这一战略目标并非高不可攀,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的;同时又是一个积极的目标,宏伟的设想,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雄心壮志。它必将进一步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励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宏伟目标而奋发图强,艰苦创业。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不单纯是一个经济指标问题,还具有更为深刻的政治意义。社会主义之所以优于资本主义,根本就在于它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更加迅速地发展,使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三步走”的战略步骤明确标示了这种提高的水平和幅度。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过程用了二百多年的时间,如果我们从1956年算起到下世纪中叶,用一百年时间基本达到上述目标,就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最有力的证明。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邓小平同志说,到下个世纪中叶,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第一,是完成了一项非常艰巨的、很不容易的任务;第二,是真正对人类作出了贡献;第三,就更加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4、225页)
实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必须抓住机遇,力争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命运和地位。现代国际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在世界经济发展浪潮涌动的今天,一个国家的发展速度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甚至发展慢了都会在国际大环境中变得越来越落后。而落后就会被动,许多事情就难办,甚至要挨打、受欺侮。社会主义要想在经济上进而在政治上战胜资本主义,首先就要在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方面超过资本主义,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更快的发展速度。我们反对和平演变,固然要靠政治斗争,但最有说服力、最终解决问题的,是要尽快把经济搞上去,增强综合国力,使全体人民都过上富裕日子。这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脚的根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Tag:党课教育,党课教育材料,党课教育教案,党团材料 - 党课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