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教育文章初中学习初三学习中考试题重庆南坪中学初三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正文

重庆南坪中学初三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10-18 22:11:49]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中考试题   阅读:8168
概要: 概要:①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②与臣而将四矣。22.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睢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睢是个怎样的人?(2)23.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2分)四诗歌欣赏(8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24-25两道题武陵春 (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24.上片中“___________________”,交代的是季节特征, “________________ ”是通过描绘日常起居生活来表达内心的哀伤。(2分)25.全词是如何表现作者对故人的思念这份“浓愁”的?(2分)阅读小诗完成26—27小题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绿的草原,草原上流淌着_____新鲜的乳液似的烟……26.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内容(2分)27.找出这首诗你认为写得好的语句,并
重庆南坪中学初三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标签:中考试题大全,http://www.kuaixue5.com
  
  ①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②与臣而将四矣。

  22.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睢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睢是个怎样的人?(2)

  23.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2分)

  四诗歌欣赏(8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24-25两道题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24.上片中“___________________”,交代的是季节特征, “________________ ”是通过描绘日常起居生活来表达内心的哀伤。(2分)

  25.全词是如何表现作者对故人的思念这份“浓愁”的?(2分)

  阅读小诗完成26—27小题

  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

  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

  绿的草原

  绿的草原,草原上流淌着

  _____新鲜的乳液似的烟……

  26.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内容(2分)

  27.找出这首诗你认为写得好的语句,并欣赏其妙处(2分)

  五 综合性学习活动(8分)

  亲爱的同学们,在雨的诉说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你们一定熟悉那灵动的声音,奇异的形体和清透的心灵。那么,请完成下列题目,让大家读懂雨的心曲。

  28.活动一:搜集雨的词汇自古以来,雨因为常见,所以在文字中总能见到他的身影。请摘录含雨的成语两个,俗语一个:(2分)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活动二:听听雨的声音雨声是生命敲击世界的声音,请把你听到的或记忆中的最动人的雨声描绘给大家听。(2分)

  我的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活动三:解读雨的精神平凡的雨却蕴含着一种伟大,无生命的雨却蕴含着深邃的品质与精神。请你谈谈你从雨的身上读出了哪些可给的品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活动四:说说雨的功过正方的观点:雨的利大于害反方的观点:雨的害大于利(2分)

  你选择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

  六作文(50分)

  32.春来春去,燕离燕归,杨柳依依书写无悔年华,白云点点唱响人生奋斗的凯歌,微冷的春风淡去了烟尘与伤痛,沉淀在内心的却是缤纷的梦想以及那收获前的耕耘与奋斗。十年寒窗,三年风雨,距离中考,我们只剩短短一百多天的时间。在这一多百天里,我们将全力以赴,温故知新,查漏补缺,奋勇冲刺。因为,一百天后,我们的梦想将在这里起航。希望,由我们来实现;奇迹,由我们来创造!

  以“希望”为话题自命题目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诗歌、说明文除外)

www.kuaixue5.com

  【参考答案】

  1.B(2分) A(2分) 3.A (2分) 4.A(2分) 5.B(2分) 6.A(2分)

  7. (2分)电视是我国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主要渠道。(或我国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或绝大部分人依靠电视和报刊获得科学技术信息。)

  8.略(6分)9.略(2分)

  10(2分)(1)“才发现母亲的那双脚已经像木棒一样僵硬了”(2)说明青年在给母亲洗脚之前,并不了解母亲为养育他所受的辛劳。

  11(2分)因为不爱父母者,不会热爱企业。

  12(2分)(1)插叙。(2)交代青年的家庭背景、帮助事件展开,丰富叙述的内容。13(3分)题目化用了孟郊《游子吟》中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以此为题,更生动地表达了父母含辛茹苦培养子女长大成人;子女不应该忘记父母的恩情,要好好孝顺他们,报答他们的养育恩情。

  14. (2分)(D)

  19.(2分)①“仓”同“苍”,青色。②道歉。

  20.(2分)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可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21.(2分)①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②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

  22.(2分)首先,唐睢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其次,唐睢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最后,唐睢“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

  23.(2分)示例:①墨子 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 ②晏子 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 ③诸葛亮 舌战群儒,联吴抗曹。

  24.(2分)“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25.(2分)作者先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用形象的比喻(“载不动”的愁),抒发愁之重,重得无法承载。

上一页  [1] [2] [3] 


Tag:中考试题中考试题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三学习 - 中考试题
上一篇:云南弥城中学初三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