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
一、本大题共小5题,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阻遏(è) 歼灭(qiān) 绥靖( jìng) 张惶失措(huáng)
B 疟疾( nüè ) 提防( tí ) 寒噤 (jìn ) 穷愁僚倒(liáo)
C 荒谬( miù ) 塌败(tā) 尴尬 ( gà ) 杯盘狼藉( jí )
D 瞥见( piě ) 颓唐(tuí ) 镂空(lòu) 大庭广众(tí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近日气温骤降,不少班级都有同学出现感冒咳嗽,这消息真耸人听闻,大家一定要加强自我防护。
B.什么时候吃饭,吃什么,这些鸡零狗碎的事不要问我,你是厨师,你安排好了。
C.个人的力量虽然微不足道,但只要大家团结合作,必能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D.看到地震后满目疮痍的故乡,我不禁触目伤怀。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3分)
A.全班同学都去参加阳光体育活动了,只有我没有去。
B.通过老师的精心指导,我终于理解了这篇文章的内容。
C.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能做好工作的前提。
D.大家外出游玩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4.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 (3分)
A. 新闻的结构有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最主要的三个部分。
B. 朱自清的《背影》通过对父亲艰难地越过月台的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爱与“我”对父亲的同情。
C.《老王》一文描写老王,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写:一是写他的“善”;一是写他的苦。
D.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公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押韵的。《陋室铭》是唐代刘禹锡写的一篇托物言志的铭文。
5.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3分)
A. 武陵人捕鱼为业 ∕ 为宫室、器皿、人物B.处处志之 ∕ 寻向所志
C. 水陆草木之花 ∕ 无案牍之劳形D. 神情与苏、黄不属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二、本大题共2小题,共17分
6.名著阅读(2分)
《骆驼祥子》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祥子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祥子最大的梦想是。但是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变成了麻木、贫困、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甚至为了获得了六十块钱出卖了(填人名),致使此人被枪毙。
7.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5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2)_______________,孤帆天际看。(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3)__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4)诗句“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____”,流溢出诗人知音难觅的孤独抑郁的心情。(王绩《野望》)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6)少壮不努力, _______________。(汉乐府《长歌行》)
(7)船头坐三人,_______________,佛印居右,鲁直居左。(魏学洢《核舟记》)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描写了洞庭湖的动态美景,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9)夜久语声绝,_______________。(杜甫《石壕吏》)
(10)表达了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远大志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11)《陋室铭》中描写环境幽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杜甫《春望》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大题共2小题,共28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8—10题。(9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有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 梅山中学初一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 › 大田县梅山中学初三语文上期末模拟卷及答案
- › 梅山中学初一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梅山中学初一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梅山中学初一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梅山中学初一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梅山中学初一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