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作文网写作指导文学常识杜甫《醉时歌》» 正文

杜甫《醉时歌》

[10-18 22:47:27]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文学常识   阅读:8496
概要: 概要: 醉时歌杜甫 诸公衮衮登台省, 广文先生官独冷。甲第纷纷厌粱肉, 广文先生饭不足。先生有道出羲皇, 先生有才过屈宋。德尊一代常坎轲, 名垂万古知何用!杜陵野客人更嗤, 被褐短窄鬓如丝。日籴太仓五升米, 时赴郑老同襟期。得钱即相觅, 沽酒不复疑。忘形到尔汝, 痛饮真吾师。清夜沉沉动春酌, 灯前细雨檐花落。但觉高歌有鬼神, 焉知饿死填沟壑。相如逸才亲涤器, 子云识字终投阁。先生早赋《归去来》, 石田茅屋荒苍苔。儒术于我何有哉? 孔丘盗跖俱尘埃!不须闻此意惨怆, 生前相遇且衔杯。根据诗人的自注,这首诗是写给好友郑虔的。郑虔是当时有名的学者。他的诗、书、画被玄宗评为“三绝”。天宝初,被人密告“私修国史”,远谪十年。回长安后,任广文馆博士。性旷放绝俗,又喜喝酒。杜甫很敬爱他。两人尽管年龄相差很远(杜甫初遇郑虔,年三十九岁,郑虔估计已近六十),但过从很密。虔既抑塞,甫亦沉沦,更有知己之感。从此诗既可以感到他们肝胆相照的情谊,又可以感到那种抱负远大而又沉沦不遇的焦灼苦闷和感慨愤懑。今天读来,还使人感到“字向纸上皆轩昂”,生气满纸。全诗可分为四段,前两段各八句
杜甫《醉时歌》,标签:中国文学常识,初中文学常识,http://www.kuaixue5.com

醉时歌

杜甫

诸公衮衮登台省, 广文先生官独冷。
甲第纷纷厌粱肉, 广文先生饭不足。
先生有道出羲皇, 先生有才过屈宋。
德尊一代常坎轲, 名垂万古知何用!
杜陵野客人更嗤, 被褐短窄鬓如丝。
日籴太仓五升米, 时赴郑老同襟期。
得钱即相觅, 沽酒不复疑。
忘形到尔汝, 痛饮真吾师。
清夜沉沉动春酌, 灯前细雨檐花落。
但觉高歌有鬼神, 焉知饿死填沟壑。
相如逸才亲涤器, 子云识字终投阁。
先生早赋《归去来》, 石田茅屋荒苍苔。
儒术于我何有哉? 孔丘盗跖俱尘埃!
不须闻此意惨怆, 生前相遇且衔杯。

根据诗人的自注,这首诗是写给好友郑虔的。郑虔是当时有名的学者。他的诗、书、画被玄宗评为“三绝”。天宝初,被人密告“私修国史”,远谪十年。回长安后,任广文馆博士。性旷放绝俗,又喜喝酒。杜甫很敬爱他。两人尽管年龄相差很远(杜甫初遇郑虔,年三十九岁,郑虔估计已近六十),但过从很密。虔既抑塞,甫亦沉沦,更有知己之感。从此诗既可以感到他们肝胆相照的情谊,又可以感到那种抱负远大而又沉沦不遇的焦灼苦闷和感慨愤懑。今天读来,还使人感到“字向纸上皆轩昂”,生气满纸。

全诗可分为四段,前两段各八句,后两段各六句。从开头到“名垂万古知何用”这八句是第一段。

第一段前四句用“诸公”的显达地位和奢靡生活来和郑虔的位卑穷窘对比。“袞袞”,相继不绝之意。“台省”,指中枢显要之职。“诸公”未必都是英才吧,却一个个相继飞黄腾达,而广文先生呢,“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那此侯门显贵之家,精粮美肉已觉厌腻了,而广文先生连饭也吃不饱。这四句,一正一衬,排对鲜明而强烈,突出了“官独冷”和“饭不足”。后四句诗人以无限惋惜的心情为广文先生鸣不平。论道德,广文先生远出羲皇。论才学,广文先生抗行屈宋。然而,道德被举世推尊,仕途却总是坎?;辞采虽能流芳百世,亦何补于生前的饥寒啊!

杜甫《醉时歌》 来自:

第二段从“广文先生”转到“杜陵野客”,写诗人和郑广文的忘年之交,二人象涸泉的鱼,相濡以沫,交往频繁。“时赴郑老同襟期”和“得钱即相觅 ”,仇兆鳌注说,前句是杜往,后句是郑来。他们推心置腹、共叙怀抱,开怀畅饮,聊以解愁。

第三段六句是这首诗的高潮,前四句樽前放歌,悲慨突起,乃为神来之笔。后二句似宽慰,实愤激。司马相如可谓一代逸才,却曾亲自卖酒涤器;才气横溢的杨雄就更倒霉了,因刘棻得罪被株连,逼得跳楼自杀。诗人似乎是用才士薄命的事例来安慰朋友,然而只要把才士的蹭蹬饥寒和首句“诸公袞袞登台省”连起来看,就可以感到诗笔的针砭力量。

末段六句,愤激中含有无可奈何之情。既然仕路坎坷,怀才不遇,那么儒术又有何用?孔丘盗跖也可等量齐观了!这样说,既评儒术,暗讽时政,又似在茫茫世路中的自解自慰,一笔而两面俱到。末联以“痛饮”作结,孔丘非师,聊依杜康,以旷达为愤激。

诸家评本篇,或说悲壮,或曰豪宕,其实悲慨与豪放兼而有之,而以悲慨为主。普通的诗,豪放易尽(一滚而下,无含蓄),悲慨不广(流于偏激)。杜诗豪放不失蕴藉,悲慨无伤雅正,本诗可为一例。

[1] [2]  下一页


Tag:文学常识中国文学常识,初中文学常识写作指导 - 文学常识
上一篇:杜甫《后出塞五首(其二)》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