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作文网写作指导文学常识杜甫《新安吏》» 正文

杜甫《新安吏》

[10-18 22:47:27]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文学常识   阅读:8176
概要: 概要: 新安吏杜甫 客行新安道, 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 “县小更无丁?”“府帖昨夜下, 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 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 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 青山犹哭声。“莫自使眼枯, 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 天地终无情!杜甫《新安吏》 来自: 我军取相州, 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 归军星散营。就粮近故垒, 练卒依旧京。掘壕不到水, 牧马役亦轻。况乃王师顺, 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 仆射如父兄。”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郭子仪收复长安和洛阳,旋即,郭和李光弼、王思礼等九节度使乘胜率军进击,以二十万兵力在邺郡(即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包围了安庆绪叛军,局势甚可喜。然而昏庸的肃宗对郭子仪、李光弼等领兵并不信任,诸军不设统帅,只派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使诸军不相统属,又兼粮食不足,士气低落,两军相持到次年春天,史思明援军至,唐军遂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保东都洛阳,其余各节度使逃归本镇。唐王朝为了补充兵力,大肆抽丁拉伕。杜甫这时正由洛阳回华州任所,耳闻目睹了这次惨败后人民罹难的痛苦情状,经过艺术提炼,写成组诗“三吏”、“
杜甫《新安吏》,标签:中国文学常识,初中文学常识,http://www.kuaixue5.com

新安吏

杜甫

客行新安道, 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 “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 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 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 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 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 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 天地终无情!

杜甫《新安吏》 来自:

我军取相州, 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 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 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 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 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 仆射如父兄。”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郭子仪收复长安和洛阳,旋即,郭和李光弼、王思礼等九节度使乘胜率军进击,以二十万兵力在邺郡(即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包围了安庆绪叛军,局势甚可喜。然而昏庸的肃宗对郭子仪、李光弼等领兵并不信任,诸军不设统帅,只派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使诸军不相统属,又兼粮食不足,士气低落,两军相持到次年春天,史思明援军至,唐军遂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保东都洛阳,其余各节度使逃归本镇。唐王朝为了补充兵力,大肆抽丁拉伕。杜甫这时正由洛阳回华州任所,耳闻目睹了这次惨败后人民罹难的痛苦情状,经过艺术提炼,写成组诗“三吏”、“三别”。《新安吏》是组诗的第一首。新安,在洛阳西。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这两句是全篇的总起。“客”,杜甫自指。以下一切描写,都是从诗人“喧呼闻点兵”五字中生出。

杜甫《新安吏》 来自: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这是杜甫的问话。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定制:男女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至天宝三载(744),又改以十八为中男,二十二为丁。按照正常的征兵制度,中男不该服役。杜甫的问话是很尖锐的,眼前明明有许多人被当作壮丁抓走,却撇在一边,跳过一层问:“新安县小,再也没有丁男了吧?”大概他以为这样一问,就可以把新安吏问住了。“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吏很狡黠,也跳过一层回答说,州府昨夜下的军帖,要挨次往下抽中男出征。看来,吏敏感得很,他知道杜甫用中男不服兵役的王法难他,所以立即拿出府帖来压人。看来讲王法已经不能发生作用了,于是杜甫进一步就实际问题和情理发问:“中男又矮又小,怎么能守卫东都洛阳呢?”王城,指洛阳,周代曾把洛邑称作王城。这在杜甫是又逼紧了一步,但接下去却没有答话。也许吏被问得张口结舌,但更大的可能是吏不愿跟杜甫噜苏下去了。这就把吏对杜甫的厌烦,杜甫对人民的同情,以及诗人那种迂执的性格都表现出来了。

[1] [2]  下一页


Tag:文学常识中国文学常识,初中文学常识写作指导 - 文学常识
上一篇:杜甫《石壕吏》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