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攻略
准确把握诗歌的形象是正确解读诗歌的关键,也是中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高低的体现。因而,鉴赏古诗词中的形象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着眼点,也是高考试题的常规题型。
一、解读意象要结合诗意
古典诗歌中,某些客观事物具有特定的内涵,成为特殊意象,诗人常用一些特定事物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借助这些特殊意象,可以探究诗人的情感。比如,芭蕉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梧桐大多表凄苦之意,梅象征高洁等。在高考备考中,可以对一些特定意象进行归纳总结,以便认识和了解。在解读诗歌时,抓住诗歌所选用的特定意象,无疑是找到了一把钥匙。比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借“行舟”、“乡书”、“归雁”等意象表达了羁旅在外而神思故里、想念亲人的感情。以意象为切入点解读诗歌,再依据诗歌的内容反观意象的作用,这样回答有关意象分析的试题才能准确到位。
二、分析景物要开拓意境
“意”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指诗中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意境”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在意境的创设上,画面或雄浑壮丽,或幽清明净,或沉郁孤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开拓意境要立足于诗中的景物描写,分三个层次:一是在脑中再现诗人描绘的画面,二是把画面中没有直接写到的那一部分靠想象补充出来,三是领会画面背后深远的意蕴。比如韦庄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诗人描写阴雨、江草、鸟鸣等,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于常见的景物中寄寓无限的惆怅,抒发了盛衰兴亡的感慨。“一切景语皆情语。”分析诗中的景物描写,离不开对意境的分析。
三、推究人物要知人论世
诗中的人物形象是复杂的,或不慕权贵、豪放洒脱,或心忧天下、忧国忧民;或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或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或矢志报国、献身边塞;或爱恨情长、缠绵悱恻等。鉴赏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要关注时代背景、人生境遇,做到知人论世。比如南宋的一些诗词,鉴于国土沦丧、偏安江南的现状,诗人多有矢志报国、收复失地的情怀;陈子昂、李商隐等人的诗,因不为世重用,多有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另外,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还要抓住诗中神态、动作、心理、细节等的描写。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念”、“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与心理,塑造了一位胸怀大志、怀才不遇的孤独士大夫形象。
高考鉴赏古诗词的形象 来自:四、整合答案要运用术语
解答鉴赏诗歌形象的试题,先要明确试题设置类型,然后有的放矢整合答案。其实,每种命题形式都有一定的解答规律和答题方式可循,这需要在平时的训练中揣摩总结。就诗歌形象而言,回答此类试题,基本的原则是要明确是什么形象,要结合诗意分析形象特征,有时还要揭示形象意义。就诗歌人物情感而言,只笼统回答“乐观”、“感伤”等是不行的,必须结合诗歌内容说出原因。为使答案鲜明规范,要恰当运用一些鉴赏术语。比如说明诗歌的意境,常用这样一些术语:雄浑开阔、恢弘高远、宁静恬淡、清净幽远、雄奇瑰丽、苍凉悲壮、冷森幽僻、凄清悲凉等。景物描写不能简单地只用“画面优美”,诗词意境也不能简单地只用“凄清悲凉”,术语的使用要和相关的分析密切结合起来。
重点难点题型测试
1.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青溪
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1)“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描绘出怎样的图画?
(2)请从景与情的关系,对这首诗作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①戍,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指松、维、保三城,是唐与吐蕃之界,是蜀边陲要塞。②万里桥:在成都南门外。三国时,蜀遣费祎访吴,费祎叹曰:“万里之行,始于此桥。”因名其桥为“万里桥”。③涓埃:比喻微小。
(1)“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一联,展现出诗人怎样的形象?
(2)尾联是怎样扣题的?对表达诗人的情感有什么作用?
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无题(其一)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①。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②一点通。
隔座送钩③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④。
嗟余听鼓应官去⑤,走马兰台⑥类转蓬。
【注】①画楼、桂堂:指富贵人家的屋舍。②灵犀:古书记载,犀牛角名通天犀,角中有白纹如线贯通首尾,被看作灵异之物,故称灵犀。③送钩:古代宴会中的游戏,暗中传递钩让人猜,猜不中就罚酒。④分曹:分组。射覆:古代游戏,在器物下覆盖东西让人猜。⑤应官:犹上班。⑥兰台: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时李商隐在秘书省任职。
(1)诗的首句连用两个“昨夜”,重复吗?谈谈你的理解。
(2)“转蓬”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请说说本诗中“转蓬”的含义。
4.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 高考鉴赏古诗词的形象
- › 高考鉴赏古诗词的形象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考鉴赏古诗词的形象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考鉴赏古诗词的形象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考鉴赏古诗词的形象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考鉴赏古诗词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