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作文网写作指导文学常识初中三年级文言文要句翻译大全» 正文

初中三年级文言文要句翻译大全

[10-18 22:47:27]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文学常识   阅读:8178
概要: 概要: 初三年级上册:1、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唉!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凌云壮志啊!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如今假使我们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人来响应的。3、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就算侥幸不杀头,而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4、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况且)再说,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5、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呀!6、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做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7、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即使如此,但是我是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随便)交换。8、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
初中三年级文言文要句翻译大全,标签:中国文学常识,初中文学常识,http://www.kuaixue5.com

  初三年级上册:

  1、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唉!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凌云壮志啊!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如今假使我们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人来响应的。

  3、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就算侥幸不杀头,而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

  4、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况且)再说,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5、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呀!

  6、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做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7、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即使如此,但是我是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随便)交换。

  8、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

  9、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秦王变了脸色,长跪着向唐雎道歉:

  10、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那韩国、魏国灭亡了,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存留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11、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这个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您应当屈身去拜访他。

  12、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我没有正确估价自己的德行和能力,想要为天下伸张正义,但是我的智谋有限,所以一再失败,直至现在。

  13、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现在曹操已经拥有上百万的兵力,挟持天子来命令诸侯各国,(我们)的确不能与之争强夺势。

  14、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又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接纳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

  15、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筐盛着食物、用壶装着水来迎接将军你呢?

  16、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陛下确实应该广开言路听取群臣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鼓舞志士们的勇气,绝不应随便看轻自己,说出无道理的话,从而堵塞了忠诚进谏的道路。

  17、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18、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如有做坏事违犯法纪的,或尽忠心做善事的,应该一律交给主管部门加以惩办或奖赏,以显示陛下在治理方面公允明察,切不应私心偏袒,使宫廷内外施法不同。

  19、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亲近贤臣,远避小人,这是汉朝前期所以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远避贤臣,这是汉朝后期所以衰败的原因。

  20、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在乱世间只求暂且保全性命,不希求在诸侯间扬名显贵。

  2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先帝不介意我的身份卑微,见识短浅,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因此我深为感激,从而答应为先帝驱遣效力。

  22、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后来正遇危亡关头,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至今已有二十一年了。

  23、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我希望竭尽自己平庸的才能,消灭奸邪势力,复兴汉朝王室,迁归旧日国都。

  24、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言,

  25、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陛下也应该自己思虑谋划,以询问(治国的)好道理,明察和接受正直的进言。

  初三年级下册:

  1、夫子何命焉为?

  ——夫子有什么见教呢?

  2、胡不见我于王?

  ——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

  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1] [2]  下一页


Tag:文学常识中国文学常识,初中文学常识写作指导 - 文学常识
上一篇:初中语文文言文总复习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