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公文写作工作总结培训工作总结大学图书馆培训总结» 正文

大学图书馆培训总结

[03-28 00:52:30]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培训工作总结   阅读:8188
概要: 概要:为了更好的发展欧洲学术著作收藏计划(eabc),并增进同欧洲大学图书馆的相互了解与交流,应欧盟欧洲研究中心邀请,XX年年9月2日到8日在徐一新馆长的带领下,我们赴德国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培训交流活动,同时前往的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的馆长和三名工作人员。 此次交流活动按计划分为两部分同时进行:1、馆长间交流和研讨;2、馆员业务培训。其中馆员培训地设在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图书馆。现将培训情况和个人心得汇报如下。 1.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图书馆见闻 杜伊斯堡—埃森大学XX年由杜伊斯堡大学和埃森大学合并而成,其前身杜伊斯堡大学和埃森大学都是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年轻大学,目前成为杜伊斯堡校区和埃森校区,虽分别位于杜伊斯堡市和埃森市,但距离仅约20多公里,校车半小时就能到达。合并后,原两所大学图书馆改称为杜伊斯堡校区图书馆和埃森校区图书馆。 由于杜伊斯堡校区图书馆利用暑假进行馆舍装修,原定在那里的培训被迁往埃森校区图书馆进行。在培训期间通过到各部门看现场业务演示,我们对埃森图书馆有了更多的认识,而对杜伊斯堡图书馆的参观只有匆匆两小时,只能走马观花了解概貌。
大学图书馆培训总结,标签:教育培训工作总结,班主任培训工作总结,http://www.kuaixue5.com

为了更好的发展欧洲学术著作收藏计划(eabc),并增进同欧洲大学图书馆的相互了解与交流,应欧盟欧洲研究中心邀请,XX年年9月2日到8日在徐一新馆长的带领下,我们赴德国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培训交流活动,同时前往的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的馆长和三名工作人员。  
  
此次交流活动按计划分为两部分同时进行:1、馆长间交流和研讨;2、馆员业务培训。其中馆员培训地设在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图书馆。现将培训情况和个人心得汇报如下。 

1.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图书馆见闻 
杜伊斯堡—埃森大学XX年由杜伊斯堡大学和埃森大学合并而成,其前身杜伊斯堡大学和埃森大学都是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年轻大学,目前成为杜伊斯堡校区和埃森校区,虽分别位于杜伊斯堡市和埃森市,但距离仅约20多公里,校车半小时就能到达。合并后,原两所大学图书馆改称为杜伊斯堡校区图书馆和埃森校区图书馆。 
由于杜伊斯堡校区图书馆利用暑假进行馆舍装修,原定在那里的培训被迁往埃森校区图书馆进行。在培训期间通过到各部门看现场业务演示,我们对埃森图书馆有了更多的认识,而对杜伊斯堡图书馆的参观只有匆匆两小时,只能走马观花了解概貌。 
在埃森校区图书馆,给我们留下印象比较深的设施和服务有: 
1.1 自助塑料篮 
在读者活动区域的显著位置放置着很多跟超市购物篮一样的蓝色塑料篮子,供读者随意取用,可以将个人物品和图书资料放置其中,避免了禁止带包入室给读者所带来的不便。 
1.2 自助借书机 
自助借书机的利用率很高,校园卡经扫描并输入密码确认后就可以自助借书了,借书和消磁过程同时进行,有声音提示,最后自动打印借书凭据。不过图书馆还没有自助还书机,所以常常能看到读者排队还书的场面。 

1.3 可外借与不可外借的图书同置一架 
每本书除了贴上索书号标签和条码标签以外,在书脊的顶部还有一个标有奇数或者偶数的彩色标签,奇数表示此复本可以外借,而偶数则表示此书只能在此阅览,不可外借。这样做的好处是将保留本书库和开架书库的功能合二为一,有效的节约了空间和人力,读者也不用为找同一种书四处奔走。 

1.4 悬在桌子上空的插座 
供读者学习的桌子中央上方悬垂着立方体形状的插座(四面可用),读者可以方便的使用自带的各种需要插交流电的设备。这种插座设置方法非常灵活,提高了读者学习区域的使用效率。 

1.5 发达的物流系统 
每天图书馆都处理近百件的馆际互借图书,由馆员进行业务处理和包装,专业快递公司负责运输,各种装具之齐全整洁,工作之高效有序,令人惊叹。自今年九月一号起,校区间的通借通还服务也已经启动,进展非常顺利。 

1.6 学期书架(现实和虚拟并存) 
图书馆向教师提供网上平台发布所授课程的教学参考书和参考文献信息,随后参考书的详细书目信息和参考文献的扫描全文由图书馆员负责制作并上传,学生可以查询并下载使用。 
同时在图书馆也设有专门的阅览区域,先按教授姓名再按课程名称把相关的参考书集中放置在一起,而用活页夹存放论文资料,以便随时增删。这些图书资料都只能阅览,不能外借。 

1.7 细致高效的工作流程 
以馆际互借为例,每一个处理环节都会在系统中得到反映,工作人员和读者随时都能跟踪某份请求的进展状况,同时有打印的工作单夹在书中跟图书同行,书本不容易遗失和出错。正是在这样的技术和管理手段支持下,六人工作小组每天能够处理数十件馆际互借任务,同时还能处理数十篇文献传递请求。 

1.8 为共享不惜拿出镇馆之宝 
在馆际互借服务台旁,我们看到了一个保险箱,用来存放从外馆馆际互借来的珍贵文献资料。为了实现共享,协作网各成员馆都必须有求必应,不能因为是孤本善本就擅自拒借,当然受书图书馆也会以妥善的方法来保护这些图书免受破坏。 

1.9 统一出效率 
德国图书馆非常强调业务协作网络,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图书馆就分别属于好几个协作网络之中,网络中的图书馆分享共同的软硬件设备,分享丰富的文献资源,这种协作网络带来了服务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在参观杜伊斯堡校区图书馆时,恰逢工人在书库转移图书,其景象也让我们颇受震撼。从图书下架到装箱到搬运到拆除书架,一直到以后的复原,都是由专门为图书馆服务的搬家机构来执行的,他们有自己设计的装书箱和运书车,尺寸科学,搬运方便,还有独特的标记方法,保证不错不乱,非常值得借鉴。 

2.培训内容回顾 
本次培训分为四天进行,每天从上午9点到下午4点,中间有一小时午餐和几次茶歇。每天涉及一到两个业务主题,分别由图书馆担任相应业务工作的负责人给我们讲授。 

2.1 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 
德国馆际互借服务的内容与我们大致相同,即为本馆读者向其他图书馆借书,同时接受其他图书馆的借书请求。但是与目前我馆纯手工处理流程相比,杜伊斯堡—埃森图书馆的自动化程度要高得多。 
杜校读者在图书馆网站可同时检索六个联合目录,并根据检索结果在网上提交馆际互借请求。该请求将通过slnp(简单图书馆网络协议)传入到本地图书馆管理系统(aleph 500),系统的馆际服务模块能够处理外来的和向外的馆际服务请求,同时工作人员从系统内置的报表中有效跟踪馆际互借的实时状态,以及图书提供方的信息(如谁提供了此书,借期多长,特殊借阅要求等),而且读者也能随时在个人流通信息中查看服务进展。 
与此同时,图书馆利用一个基于web的自主开发工具medea3来管理文献传递服务,类似我国的cashl,最后通过email向读者发送pdf格式的文本扫描件。值得一提的是系统对文献传递提供者的排序规则。当接受一个文献请求后,系统会对拥有某篇文献的几个图书馆进行自动排序,文献传递任务首先从第一个图书馆开始执行,如果第一个图书馆无法提供,则交由第二个图书馆负责。为了平衡各图书馆的工作量,系统每月对各成员馆处理的文献量进行统计,业务量大的馆在下一个月将自动被排序靠后,从而达到平衡和减负的效果。 

[1] [2]  下一页


Tag:培训工作总结教育培训工作总结,班主任培训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 培训工作总结
上一篇:供销部培训总结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