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山东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1.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
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受教育权
D.隐私权
2.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是()
A.隐私权
B.人身权
C.名誉权
D.荣誉权
3.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它具有强制性质。
A.创新教育
B.素质教育
C.义务教育
D.家庭教育
4.个体发展过程中,在一定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称为()
A.个性差异
B.年龄特征
C.关键年龄
D.心理特征
11.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A.共青团组织
B.教导处
C.总务处
D.班级
12.简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活动。
A.人格
B.品德
C.情操
D.修养
13.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A.形成性评价
B.相对性评价
C.绝对性评价
D. 过程性评价
14.“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肩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周性原则
15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这就是教学的()
A.可接受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启发性原则
16.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的是()
A.杜威的五步教学法
B.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
C.孔子提出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
17.中外教育家都很重视启发教学,例如()的一句名言“一个坏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A.第斯多惠
B.乌申斯基
C.苏格拉底
D.夸美纽斯
www.kuaixue5.com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5分)。
1.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D.教育性原则
E.继承性原则
2.近代社会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其变化包括()
A.公立教育系统的建立
B.教育的世俗化
C.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
D.教育的终身化
E.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三、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每空0.5分,共10分)。
1.教育是__________,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2.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的途径是__________。
3.教育与__________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
4.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__________关系。
5.学生学习的特点有四个方面,分别是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和__________。
6.对我国教师权利和义务做出明确具体规定的文件是《__________》。
7.与环境对个体自发的、零碎的、偶然的影响相比,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的__________作用。
www.kuaixue5.com
四、辨析题(共15分)。
1.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他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
2.关于教育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贡献,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研究者试图以实证的研究加以证明,但其真正引起人们的注意,还是20世纪5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形成以后的事。
3.发展既可能是朝积极的方向发展,也可能是朝消极的方向发展。
4.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而后由美国学者柯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
5.教育科学研究的程序是固定不变的。
6.最早提出“学校文化”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泰勒。
五、简答题(每题4分,共24分)。
1.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有哪些?
2.什么是教育任务,制约教育任务的因素什么?
3.简述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
4.简述教师的劳动特点。
5.举例说明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6.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www.kuaixue5.com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B3.C4.B5.C6.D7.B8.C9.A10.B11.D12.B13.A14.D15.A16.B17.A18.C19.D20.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2.ABC3.ACD4.ACD5.ACD
三、填空题
1.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3.生产劳动4.人一人5.灵活性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7.主导8.身心素质9.成熟10.夸美纽斯11.直接经验12.记过13.社会教育14.备课15.外部因素16.基础17.教学价值取向18.班级19.京师同文馆20.创造才能
四、辨析题
1.(×)。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他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
2.(X)。关于教育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贡献,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研究者试图以实证的研究加以证明,但其真正引起人们的注意,还是20世纪6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形成以后的事。
3.(√)。4.(√)。
5.(×)。研究课题的选择过程因各个课题的性质和特点、研究者的知识背景和科研经验等多方面的因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6.(×)。最早提出“学校文化”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华勒。
五、简答题
1.答:教育科学研究并没有固定不变的程序,研究课题不同,程序也可以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教育科学研究过程包括研究的构思与设计、研究的组织与实施、成果的分析与总结三个大的环节。
- 2017山东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一
- › 2017年计算机二级考试C语言填空模拟试题四
- › 2017年计算机二级考试C语言填空模拟试题三
- › 2017年计算机二级考试C语言填空模拟试题二
- › 2017年计算机二级考试C语言填空模拟试题一
- › 2017年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C语言模拟试题一
- › 2017计算机二级考试C语言考前密卷十
- › 2017计算机二级考试C语言考前密卷九
- › 2017计算机二级考试C语言考前密卷八
- › 2017计算机二级考试C语言考前密卷七
- › 2017计算机二级考试C语言考前密卷六
- › 2017计算机二级考试C语言考前密卷五
- › 2017计算机二级考试C语言考前密卷四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山东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一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山东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一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山东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一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山东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