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
一、以《陶校长的演讲》为例谈谈教什么的问题:
《陶校长的演讲》这篇课文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来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演讲稿言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揣摩文本,这些内容值得教。
(1)理解词语。 本课中有些较难理解的词语,比如:“堡垒”、“造福”、“鞭策”等等。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这两个词语教学目标以及本册教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9)》中所提出的“随时使用工具书”的要求,这一教学内容既提高了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还培养了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2)体悟词句。学生对理解文本中一些具有丰富内涵的关键词句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如文中“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这句话学生就较难理解。在讲读完陶行知之所以提第一问的原因后,理解健康是生命之本,健康是__________……让学生填空。学生结合对文本的理解以及自己生活的感悟,认为健康是幸福之根,健康是理想之柱,健康是成长之源……学生通过练习,既理解了文本的又实现了对文本价值的逐渐介入,从而为凝成文本教学价值的意蕴打下基础。
(3)学习写法。本文在结构上有个特点:陶行知“每天四问”中任何一问都是先提问题,然后解释为什么这么问,最后说明应该怎么做。这样层次明晰的表达方法值得学生学习借鉴。在本文学习的过程中,可安排学生进行仿写。比如:今天你劳动了没有?等等;当然,学生模仿的还不仅限于这样一个方面,陶行知在阐述问题时候还用上了好多其他的方法,比如打比方的方法,等等,这些都可以让学生模仿。学生在教师所预设的仿写步骤中既迁移运用了文本的写作方法,同时也为自己日后的创作积累了方法。
(4)练习演讲。本文是一篇演讲稿,本篇课文课后作业中有一项要求学生复述课文。在学生鉴赏文本结构严谨、条例清晰的同时,看到陶校长的演讲语言不够生动不够吸引人;格式都是一样的,给人一种雷同的感觉……然后,请学生以演讲的方式复述这篇课文,可以对课文进行不偏离原意的改写,让学生在形式上、内容上进行创新,可以举身边同学的例子,用上一些典故使演讲形象生动……这些变化使原文的演讲变得更生活化,更贴近孩子的口味。学生也在虚拟情境的训练中实现了从静止的文本到流动本我的建构。
从教案设计角度来解读课文的教学价值、知识分类。
二、谈如何确定一篇文章教什么
(一) 教案设计前先看相关课标内容:
第三学段(5~6年级)
1、 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2、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指导学生自学时,可以用。
(3)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如何揣摩演讲稿的表达特点,如何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应是程序性知识,如果把他们培养成学生们的学习习惯,那就是策略性知识。从写作的角度来说,也可以让学生学会写演讲稿。
(二) 教案设计前还需看单元目标和编者意图。
1.单元分析
(1)本单元内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9》、《师恩难忘》、《陶校长的演讲》、《古诗两首》、习作一、练习一。
(2)主题思想:“园丁之歌”。
(3)在本年段本教材的位置及联系:是本年段及本册教材的第一单元。在中年段语文知识能力训练的基础上继续以下训练:
①通过朗读、背诵、复述的训练培养语感,增加学生规范化语言和古诗文的积累。
②联系上下文体会语语的意思,提高关联词运用的能力。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文章的中心。
③从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方面进行局部仿写练习。
④继续感受名家的文采。
⑤受到尊师的教育。
(三)语文教学价值的分析
《师恩难忘》课文写法上的特点是选取的事例平常、普通,但却典型、具体,在叙事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应该有意识指导学生学习这种写法。(程序性知识)
《陶校长的演讲》演讲稿辞真意切,极有鼓动性,感染性;结构上,按“总----分----总”方式谋篇,以“问什么、为什么问,怎么办”方式构段,十分整齐。(程序性知识)
古诗两首和习作一(略)
(四) 结合书后问题,编者意图揣摩
(1)字音:勤 垒 炼
(2)字形:题与提、炼与练、即与既、励与历、厉的区分。
(3)句:认识并能运用“即使……也”和“既要……也要……”这两个关联词。
(4)篇:陶校长和同学们谈了哪四个问题?他为什么要谈这些问题?(这一题要训练学习归纳课文内容的能力,言语要概括)
(5)写作:初步了解演讲稿的特点。
(五) 教学目标的确定
结合课程标准和单元目标,我认为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垒 炼
(2)理解生词:“堡垒”、“造福”、“鞭策”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低要求读正确、读通、读顺。)
(4) 学习第1自然段,想想作者为什么要先问身体有没有进步?通过朗读明白“健康第一”的观点。抓住关联词进行语言训练。接着,想一想,怎么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抓住两个“离不开”指导学生朗读。最后弄清这一段的层次:先问自己身体有没有进步?再回答为什么要这样问?最后提出希望。。(语文教学价值、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
2.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语文教学价值为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公德”“私德”和“真人”的含义。(陈述性知识)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练习演讲。(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策略性知识)
(4)陶校长和同学们谈了哪四个问题?他为什么要谈这些问题?((策略性知识)
(5)了解演讲稿的知识和方法,揣摩它的写法。(程序性知识)
(六) 教学重点的确定
1、陶校长和同学们谈了哪四个问题?:(陈述性知识)
(1)为什么要谈这些问题?
2、运用关联词“即使……也”和“既要……也要……”写话。(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
(七 )教学难点的确定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练习演讲。(策略性知识)
2.了解演讲稿的知识和方法,揣摩它的写法。(程序性知识)
- 《陶校长的演讲》教材分析及教学思路设计
- › 《陶校长的演讲》教材解读
- › 《陶校长的演讲》教材分析及教学思路设计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陶校长的演讲》教材分析及教学思路设计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陶校长的演讲》教材分析及教学思路设计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陶校长的演讲》教材分析及教学思路设计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陶校长的演讲》教材分析及教学思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