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齐读“山气日夕佳,飞鸟想与还”)
师:在这句诗里,“山气”我们可以理解成山里面的景色;而“相与”却是结伴。现在,老师想知道一下,这些飞鸟之间的关系可能是什么?
生:情侣、夫妻关系
师:我想,除了这些关系之外,可能还是兄妹、兄弟……也有可能是邻居。我们说傍晚时分,它们一起回家。同学们,你们想想看,它们现在晚上是回家了,它们白天去做什么呢?
生:找食物
师:嗯,它们与我们人类是差不多的,都是为了生活而工作去了。劳累了一天,现在终于可以回来了。我记得有这么一首歌,大概是《五月天》,中间有这么一句歌词:家是温暖的港湾。所以,我们的家是一个温馨的家。刚才我们是看了“欲辨已忘言”的真义了。现在同学们再找找看,这诗里哪里还能表明,是陶君喝了酒已后才写的这首诗。还有没有?
生: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师:不错,可是你是怎么样理解的呢?
生:你问我为什么会这样?心灵远离尘世就不能感受到。这是他喝醉之后的感觉。
师:对。老师只想问你,是谁问他?
生:(沉默)
师:是谁问他呢?好像是自己在问自己!有一种自问自答的程度。而这个“远”字却是心远。假如我们的心不动的话,就听不到那个车马声,就像刚才那位同学所理解的一样。讲到这里,还有没有同学发现了是在喝酒之后所写的诗?那我们来看看第一句话。他把房子盖在哪里?
生:人间。
师:喔 ,人间对吧?也就是我们很多人住的地方。假如老师要问你:同学们,今天你们到哪里去了?你会不会说我今天到人境去了。
(生大笑)
师:(再问)会不会?
生:不会。
师:不会,因为我们本身就呆在人间。所以啊,我说可以从这人间里看出了。这个陶渊明有一点飘飘欲仙,否则的话,他说我把自己的房子盖在你们人间啊。好像有这种感觉。我们再去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人说这个“见”说成“看”的话,你觉得哪个字好呢?
生:“见”好。
师:这个字好在哪里?
生:好像不是有意而为之。
师:喔,好像不是有意而为之。是不经意的。你理解的很透彻。从这个字上看,是无意看哪个南山的,而是一抬头就看到了,是偶然的。说到这里,我们可以说,陶渊明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喝酒的。因为《饮酒》共有二十首,在这序言当中就讲到了。
(出示这些文字)
在这些诗中啊,他告诉我们好多好多做人的生活道理。俗话说,文人是应该品酒品茶的。可是,做为一个文人来说,他为什么要喝酒呢?来,你说说看,你当时为什么要喝酒?
生:高兴的时候
师:对,朋友来了高兴,是喝酒;还有一种时候,内心十分的烦恼的时候。而陶渊明呢,曾经在我们的书里面有篇《桃花源记》。是他的一个理想。现在,我们一起把老师出示的部分一起朗读一遍。(出示文字)再次体会一下他心中的理想。
(生齐读)
师:在整个文字里,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景色优美、民风淳朴和平的世界。但是现实当中是不是这样子呢?下面请看陶渊明的生平(出示作者介绍与他的《五柳先生传》)。那么,今天我们讲到这里,陶渊明说“此中有真义,欲辨已忘言”。老师觉得他可能不能说,更有可能他是不想说,他明明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是他不想说出来。我想可能有两个目的,当时的环境。他不说,我们来说,下面,我们有这样一个句式:读了《饮酒》这首诗以后,我认为陶渊明想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生:不要被钱财蒙了双眼
生:不能与坏人同流合污
生:憧憬美好的生活
师:在中国古代文人当中的诗句里,有许多都是关于酒的。老师也摘录了六句(出示)生分类读。今天我们学了陶渊明的《饮酒》,老师倒希望,假如要了解我们古代的文人,了解古代的文化,一定要了解我们的历史,因为有人说过,流淌在我们文人体内的两种液体,一种是酒,一种是泪。下课!
- 《饮酒》公开课课堂实录
- › 《饮酒》公开课课堂实录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饮酒》公开课课堂实录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饮酒》公开课课堂实录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饮酒》公开课课堂实录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饮酒》公开课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