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普通通的鸭蛋,在作者笔下居然写得如此别具一格,这是一般人通常不会注意的,但仔细一想,却又大合情理。可不是吗?淡青色的蛋壳就比白色蛋壳更有“格调”,而鸭蛋的形状也确实有蠢笨与秀气之别。生活中的情趣是无处不在的。)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鸭蛋于是出了名。”一句一断,大有生活中说一句停一下略想后再说的神态,突出贡献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例:
“一般是敲破空头”“白嘴吃也可以”等句中的“空头”“白嘴”等词语,都带有较为鲜明的地方特色。
3.“有淡淡的幽默”例:
“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这一“文白夹杂”句让人忍俊不禁,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和趣味。“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这一反问句突出了对故乡咸鸭蛋的喜爱之情,好像北京的咸鸭蛋仅仅因为蛋黄是黄色的,就连咸鸭蛋也算不上了。幽默。
小结:
汪曾祺的语言,熔书面语与口语于一炉,将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平实、自然之中又时时流露出典雅雍容,显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力。
四、拓展阅读
《端午的鸭蛋》包含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对家乡咸鸭蛋的难以忘怀,实际上,这不仅仅是作者个人的心态,而是人类普遍的心理,儿时的一切,在成年之后,都会笼罩一层异样的光彩。
童年岁月中富含生活的情趣,日常生活中包含人生的韵味,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才能真正体验到生活的滋味。汪曾祺从小小的鸭蛋里尝出生活的真味,我相信,我们也会从一片叶,一粒沙,一滴水中咂摸品味出生活的真趣,成长的快乐。
1、共同阅读汪曾祺《咸菜茨菇汤》,体会汪曾祺散文的闲适自由结构特点和平淡有味的语言特色,以及小叙事的取材特色。
咸菜茨菇汤
作者:汪曾祺
一到下雪天,我们家就喝咸菜汤,不知是什么道理。是因为雪天买不到青菜?那也不见得。除非大雪三日,卖菜的出不了门,否则他们总还会上市卖菜的。这大概只是一种习惯。一早起来,看见飘雪花了,我这就知道:今天中午是咸菜汤!
咸菜是青菜腌的。我们那里过去不种白菜,偶有卖的,叫做“黄芽菜”,是外地运去的,很名贵。一盘黄芽菜炒肉丝,是上等菜。平常吃的,都是青菜,青菜似油菜,但高大得多。入秋,腌菜,这时青菜正肥。把青菜成担的买来,洗净,晾去水汽,下缸。一层菜,一层盐,码实,即成。随吃随取,可以一直吃到第二年春天。
腌了四五天的新咸菜很好吃,不咸,细、嫩、脆、甜,难可比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人教版八下《端午的鸭蛋》教案
-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 › 人教版八年假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
-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知识点
-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知识点
-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2知识点
-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3知识点
-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4知识点
-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
-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小石潭记复习卷
-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自主检测卷
-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自主检测卷
-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自主检测卷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人教版八下《端午的鸭蛋》教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人教版八下《端午的鸭蛋》教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人教版八下《端午的鸭蛋》教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人教版八下《端午的鸭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