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政策、跑学校、托关系、开证明……从今年(2012年)3月开始,倪女士为孩子能上一所条件稍好点的小学,四处奔走,身心俱疲,但至今也没一个明确结果。
倪女士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她的身旁,有成千上万的适龄儿童家长在为孩子上小学的事情奔波。
8月1日至5日是昆明市小学入学报名登记期。据昆明市教育局发布的消息,今年昆明计划招小学生8902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可达99.5%以上。这意味着昆明市的适龄儿童均可进入小学学习。但与此同时,社会上关于孩子入学难的讨论也甚嚣尘上。
各种证明难住人
8月1日上午10点30分,头发花白、眉头紧锁的张老伯守在春城小学报名窗口前,为他的孙子办理入学报名手续排队。
“我等了3个小时了。”张老伯说,为了让自己的孙子能报上名,他早上7点就在学校外面等待报名了。经过抽签,他排在30号,等了一个早上,还没有报到名。
当叫到27号的时候,张老伯的脸上有了笑容。他抬头看了看周围焦急等待的家长们,又叹了一口气,“家长们有的不懂政策,有的没带齐材料,很大一部分人排到队却报不了名,又得折腾!”
张老伯说,去年开始,昆明小学入学报名就需要居住证和房产证等相关证明,他5月的时候就开始为孙子报名上学作准备。为了孙子能上学,他还于6月将自己的福利房过户给了儿子。
张老伯感叹现在孩子上学不容易,各种证明让很大一部分人失去了最好的报名机会。
报名点冰火两重天
8月1日上午,在盘龙区的两所小学前,记者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报名场景。
记者首先来到拓东一小,这是云南省一级示范小学,拥有多名省、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在该小学的报名点前,前来报名和咨询的家长熙熙攘攘、络绎不绝,大多是为孩子争取入学名额。有人认为,进入这所小学,以后孩子就能进入重点中学。
随后,记者来到位于石闸立交桥附近的新迎三小,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校内人影稀少,报名点前仅有几个人。负责接待报名的工作人员介绍,当天上午9点至12点,仅有50余人咨询报名,而且绝大多数是外来务工人员。去年,这里所招新生中外来人员子女的比例达六成。
新迎三小地处7个自然村的交界处,紧临石闸城中村改造工地,周边多是城中村。学校里各种多功能教室配备齐全,每班均有多媒体设备,但因诸多客观原因,到这所学校报名的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本地市民挑剔这儿的生源及教学条件,大多选择向邻近的小学报名上学。
政策变动成“拦路虎”
8月1日至5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昆明的入学难问题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入学问题,一类是城市孩子的择校问题。
昆明小学生入学报名实行划片政策,自去年开始,政策又有所变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报名入学必须有昆明的居住证及孩子的户口证明,而昆明市区孩子入学则需要房产证明和户口证明。
首先是划片入学政策让很多学生家长颇为不满:一街之隔就让孩子失去了一个较好的入学名额,甚至是同一个小区,因为单元不同就没有报名资格的大有人在。不禁让人产生一种咫尺天涯的感叹。
其次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报名问题:不满6岁不能报名,超过7岁又要开具推迟上学原因的证明,这让人上下两难,回家开证明太远,不开证明又无法报名入学。同时,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上学需要户口证明和居住证。而居住证需要在一个地方居住满一定时间才能申请,在申请之后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拿到,因此,这个证明也让部分学生难以顺利入学。
对于昆明户籍的孩子而言,入学最大的问题在于房产证明。很多家长都反映,房产证优先让人心力交瘁!有人为了孩子拥有入学名额购买“学区房”,有的人则是从孩子的爷爷奶奶处转让过户房产。
入学难实质是“择校难”
学生家长表示,择校实属无奈之举。“我们也是没有办法,学校的差距就是那么大,要是都差不多,我们也就省了很多事了。”
“其实,孩子要上学不难,难的是选择一个好的学校。”自称为了孩子上学变成了半个专家的张女士说,“优质的教育资源并不多,具备优质教育资源的小学就更少。如果优质教育资源能够得到合理配置,所有的学校都有名师,都能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质量,那所有的家长都可以省心了。”
资源配置不均衡是根源
云南农业大学副教授任兆昌认为,目前择校热、入学难现象比较突出,追根溯源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昆明市政协委员赵坚认为,择校热的出现是因为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他认为,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科学的教师管理体系,做到教师录聘与评价、教师使用与管理、教师的监督与权利保障相分离。并切实发挥好教育系统人才交流与服务管理中心的作用。
他建议,由教育行政部门在教师总编制中拿出一部分编制作为机动,做好教师储备。同时,根据各级教师流动状况,向社会招聘和录用优秀的准资格教师建立师资储备库。
- 昆明小学入学难实质是“择校难”
- › 昆明小学入学难实质是“择校难”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昆明小学入学难实质是“择校难”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昆明小学入学难实质是“择校难”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昆明小学入学难实质是“择校难”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昆明小学入学难实质是“择校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