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对以下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颇知属文。属文:写文章
B.思母,欲告归。告归:告假回家
C.累迁至中书令。累迁:多次升迁
D.延徽寓书于晋王。寓书:家信
12.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宜礼而用之——应该以礼相待并任用他
B.各安生业——各自有安全感谋出新职业
C.延徽不自安——延徽(也)不大安心
D.北去之意——逃跑的想法
13.对契丹与中原相安无事的原因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遂以为谋主,举动访焉
②由是汉人各安生业,逃亡者益少
③掌书记王缄疾之,延徽不自安
④延徽寓书于晋王,叙所以北去之意
⑤延徽在此,契丹必不南牧
A.①④⑤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②③④
1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韩延徽本来是作为后梁使者去契丹搬救兵,结果由于没当面行大礼而被扣留发配去放马。
B.述律后的知人和契丹主的善任,使韩延徽在契丹国逐渐被重用,并发挥作用。
C.韩延徽本是带兵出使,却留在契丹,后虽逃回,却又因怕人妒嫉重返契丹,确有些二三其德贪生辱节。
D.韩延徽大行不顾细谨,失小节而全大德,在复杂的形势下,灵活地处理了民族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1.A 2.A 3.B 4.B 5.C 6.C 7.A 8.B
(二)9.B(A.举动——举止,行为,措施 B.市里——古义:市井里巷,今义:市区中 C.荒田——没有开垦耕种的田地 D.故乡——家乡) 10.A(A①焉——助词②焉——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 B.于——介词“在” C.安——哪里,怎么 D.所以——……的原因) 11.D(寓书——寄信“寓”有“寄”、“托”之意) 12.A(B.应为“各自相安于生活职业” C.应为“延徽自感不安(全)” D.应为“去北方(契丹)的想法。 13.C(主要是延徽在契丹的所作所为,使契丹民族安居乐业,还有延徽在民族关系上起了关键作用,就如他说的:“延徽在此,契丹必不南牧”) 14.C(韩延徽滞留契丹不是主动的,逃回中原,又重回契丹是被逼无奈,况且他在契丹不忘故乡,做了大量好事。)
- 触詟说赵太后练习题及答案(五)
- › 触詟说赵太后练习题及答案(四)
- › 触詟说赵太后课后练习题及答案(三)
- › 触詟说赵太后练习题及答案(二)
- › 触詟说赵太后练习题及答案(一)
- › 触詟说赵太后练习题及答案(五)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触詟说赵太后练习题及答案(五)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触詟说赵太后练习题及答案(五)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触詟说赵太后练习题及答案(五)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触詟说赵太后练习题及答案(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