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要记住,你们在学校里所学到的那些奇妙的东西,都是多少代人的工作成绩,都是由世界上每个国家里热忱的努力和无尽的劳动所产生的。这一切都作为遗产交到你们手里,使你们可以领受到它,尊重它,增进它,并有朝一日又忠实地转交给你们的孩子们。这样,我们这些总是要死的人就在人们共同创造的不朽事物中得到永生。如果你们始终不忘掉这一点,你们就会发现生活和工作的意义,并且对待别的民族和别的时代也就会有正确的态度。”
④经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噩梦,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开始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但是如何才能造就人才,如何实施正确的教育,还仍然是个大问题。我们读一读爱因斯坦在”美国高等教育三百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稿——《论教育》,和他怎样从一个发育迟缓的孩子成为科学奇才的切身感受,会得到深刻的教益。爱因斯坦说:人不同于蜜蜂或蚂蚁,”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社会服务看做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对于学校来说,最坏的事是,主要靠恐吓、暴力和人为的权威这些办法来进行工作。这种做法摧残学生的健康的感情、诚实和自信;它制造出来的是顺从的人”,”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爱因斯坦是在四五岁时,从父亲给他的一个罗盘受到启迪,萌发探求大自然奥秘,求知识、求真理的热情的。但是他面对的却是”大多数人终生无休止地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是毫无价值的”,”这种追求的残酷又是用伪善和漂亮的字句掩饰的”,而学校教育正是做这样的掩饰。德国中学的六年学习,他面对的是处处受权威的指导,依赖训练和追求名利的教育。在大学,他面对的是”人们为了考试,不论愿意与否都得把所有这些废物统统塞进自己的脑袋”。
⑤爱因斯坦避开或克服了这些扼杀创造性的束缚,安排自己去学习那些适合于自己求知欲和兴趣的东西,以极大的兴趣去听某些课,以极大的热忱在家里向物理学的大师们学习,”热情而又努力地在物理实验室工作”,走出一条学习、研究、创造、成才的道路,成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⑥再看看今天我们的学子们,还在紧张、忙碌,甚至疲于奔命地应付学校的考试、升级、取证,泯灭了少年时探求奥秘的好奇心,失去了追求真理的热情,扼杀了创造性,艰难地跋涉在”成才”的道路上。难道不该想一想,我们今天的教育不正迫切需要进行一场变革吗? www.kuaixue5.com www.kuaixue5.com
7.结合第③段和第④段的相关内容,概述爱因斯坦的教育主张。(6分)
解析:应注意题干中”教育”的限制,要说明教育应该做什么,或者应如何对待教育。
参考答案:
(1)注重领受、尊重、增进、传承学校所学的东西。(答”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汲取世界各国文明的成果”也算对)
(2)把培养有独立行动思考的个人作为学校的目标,并教育学生把社会服务看做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
(3)不靠恐吓、暴力和人为的权威进行工作,以免摧残学生的健康的感情、诚实和自信。
(4)将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始终放在首位,不一味强调获得专业知识。(答”掌握学科基础理论并且学会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也算对)
(5)不迷信权威,不依赖训练,不追求名利。
8.爱因斯坦成功的秘诀在哪里?(8分)
解析:可以从爱因斯坦的行动、语言或主张中得到启示。
参考答案:
避开了扼杀创造性的束缚,学习那些适合于求知欲和兴趣的东西;向物理学的大师们求教;热情努力地在实验室工作;走出一条学习、研究、创造、成长的道路。(答对1点得2分)
9.文章结尾写道:”再看看今天我们的学子们……我们今天的教育不正迫切需要进行一场变革吗?” 请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目前学校的教育方式应当怎样改革才适合中学生的发展。 (6分)
解析:要从爱因斯坦的主张或个人的主观愿望中探讨变革的具体做法。
参考答案:(1)适合身心健康发展;(2)有个性自由;(3)有选择学习方式的权利;(4)开发智力而不是死教知识;(5)面向社会选择求学方向。(答出其中三点,联系学习生活谈,言之成理,即可得6分)
三、语言运用(12分,每小题6分)
10.根据下面的材料,拟一副赞颂杰出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的对联。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上午8时6分),浙江杭州人。1938年在美国获博士学位,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他由此受到美国政府迫害,遭到软禁,失去自由,历经5年,于1955年才回到祖国。从1958年起,钱学森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
钱学森对科学技术的重大贡献是多方面的,他以总体、动力、制导、气动力、结构、计算机、质量控制等领域的丰富知识,为组织领导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研究发展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是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是航空领域的世界级权威、空气动力学学科的第三代擎旗人,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20世纪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领域的领袖人物,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过关检测试卷
- › 2014高一语文暑假作业
- ›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过关检测试卷
- ›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过关检测
- ›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过关检测试卷
- › 广东汕头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 › 广东珠海高一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 › 人教版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 ›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单元试卷(二)
- › 高一语文必修一高考真题演练(一)
- ›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单元测试
- ›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试卷及答案(二)
- ›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及答案(一)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过关检测试卷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过关检测试卷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过关检测试卷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过关检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