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渲染了故都悲凉的秋色、深沉的意境和浓厚的韵味。
8.文中有几处是用衬托手法描写秋的“幽静”,试找出这些语句,并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作者用这些声音来衬托秋的寂静和悲凉。 www.kuaixue5.com
(二)阅读下文,完成9~12题。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知道围炉煮茗,或吃涮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当这中间,有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我生长在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节季,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同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地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9.作者认为冬景有“一种特殊情调”,如果用文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应是________.
答案:明朗
10.作者说:“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这一个境界”是一个怎样的境界?(不超过2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悠闲、无肃杀、含蓄有生气的乡村晚景。
11.作者描写江南的冬景,却从北国的冬天写起,这是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这样安排材料的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衬托(反衬)。运用反衬突出江南冬日的生机,表达作者对江南冬景的喜爱之情。
12.在江南“感不到岁时的肃杀”,作者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不超过4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江南之冬,天气不冷,芦花不败,树叶难凋,草色不枯;太阳出来,鸟雀吱叫,生机遍地。
三、语言运用
13.请在文段后横线上续写秋天的特定景物,景物不少于四个。
尽管这里是亚热带,但我仍从蓝天白云间读到了你的消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那蓝天的明净高爽,白云的浅淡悠闲,隐约仍有北方那金风乍起、白露初临的神韵。
-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单元试卷(二)
- › 2014高一语文暑假作业
- ›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过关检测试卷
- ›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过关检测
- ›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过关检测试卷
- › 广东汕头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 › 广东珠海高一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 › 人教版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 ›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单元试卷(二)
- › 高一语文必修一高考真题演练(一)
- ›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单元测试
- ›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试卷及答案(二)
- ›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及答案(一)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单元试卷(二)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单元试卷(二)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单元试卷(二)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单元试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