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雪中送炭的宋江,胆大如虎的武松,机智聪明的吴用等等。这当中,宋江是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
宋江自幼读儒家书,受传统教育,走入社会在县衙中做押司(小吏),刀笔精通。他的出身经历和性格,使他了解百姓的痛苦,有正义感,养成一种办事谨小慎微、随机应变的性格。因为他在官府任小吏,他懂法,有遵守法度的习惯。宋江到梁山泊以后,他处理问题比较周全,有人说他虚伪、玩权术,这是他处理问题的一种手段。如俘获霹雳火秦明,让位卢俊义等。他犯罪后衙门给他戴上枷,别人把枷打开时,他说不能,这是国家的法度。 .
宋江上梁山前是一位仗义疏财,受人称赞的英雄,他为了朋友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杀了阎婆惜。 .
宋江上梁山后,备受弟兄们的推崇,想让他当大家的首领。他自己说在文武方面并无过人之处,为什么还能当梁山泊的首领呢?其实他不知道,他是很有优势的,比如:仗义疏财,在江湖中有一定的号召力;关怀兄弟,兄弟遇难设法相救;有一定的组织和军事指挥才能,如三打祝家庄战役,他注意总结经验,从调查虚实入手,又拆散祝家庄与其他二家联盟等。 .
他为了那永不背弃的承诺——效忠祖国,即使知道那很可能是兔死狗烹的结果,但仍然接受了招安,宋江成为了一个朝廷的忠臣。他的思想是为国家出力,保人民平安。晁盖死后,宋江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这对起义军来说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是《水浒传》中宋江的一大关键。.受招安以后把梁山上的“替天行道”大旗改为“顺天护国”,他也由起义军首领走到服从朝廷的顺臣。这时,宋江的思想是:我是热爱国家的,皇帝代表国家,朝廷不负我,我不负朝廷。他不听吴用等好汉的劝阻,去征起义军领袖方腊,打得十分惨烈。 .宋江带领众人征方腊以后,原本的108位好汉还剩下27个,其余的不是牺牲就是出走了,而朝廷并不信任他,对他加害致死。
宋江的故事到此结束了,是让人无法接受的悲剧,也或许就是这种悲剧在就了他的悲壮,悲壮得伟大,悲壮得荡气回肠。
- 水浒传人物读后感:宋江(一)
- › 水浒传人物读后感:林冲(二)
- › 水浒传人物读后感:宋江(一)
- › 水浒传人物读后感:宋江(四)
- › 水浒传人物读后感:卢俊义
- › 水浒传人物读后感:武松
- › 水浒传人物读后感:宋江(三)
- › 水浒传人物读后感:宋江(二)
- › 水浒传人物读后感:鲁达
- › 水浒传人物读后感:林冲(一)
- › 水浒传人物读后感:李逵
- › 水浒传人物绰号简介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水浒传人物读后感:宋江(一)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水浒传人物读后感:宋江(一)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水浒传人物读后感:宋江(一)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水浒传人物读后感:宋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