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教育文章初中学习初一学习七年级语文初一阅读冰心繁星春水补充阅读练习(一)» 正文

冰心繁星春水补充阅读练习(一)

[10-18 22:10:55]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初一阅读   阅读:8625
概要: 概要:名著阅读常见考点汇总1. 识记作家、作品、国别;2. 概括作品内容(能根据要求进行概括);3. 理解词语的含义,分析词语的作用或指代意义,赏析词语的妙用;4. 任选或规定角度赏析句子,分析重要句子的含义和作用;5. 判断人物描写手法,分析其作用;6. 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7. 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8. 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及作用;9. 结合具体内容初步欣赏人物形象;10.分析选文突出的写作技巧;11.说出阅读名著的体验,或者从名著中获得的启示,或者从人物身上获得的启示;12.就作品的具体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等;13.对作品内容的深入理解。《繁星》《春水》阅读练习补充一.阅读下面的小诗,完成1-3题小弟弟呵!我灵魂中的三颗光明喜乐的星。温柔的,无可言说的,灵魂深处的孩子呵!(《繁星》四)1. 小诗以“小弟弟呵!”作为开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对小弟弟的喜爱之情。2.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诗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三个弟弟比作三颗星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弟弟美
冰心繁星春水补充阅读练习(一),标签:七年级阅读大全,http://www.kuaixue5.com

  名著阅读常见考点汇总

  1. 识记作家、作品、国别;

  2. 概括作品内容(能根据要求进行概括);

  3. 理解词语的含义,分析词语的作用或指代意义,赏析词语的妙用;

  4. 任选或规定角度赏析句子,分析重要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5. 判断人物描写手法,分析其作用;

  6. 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7. 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

  8. 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9. 结合具体内容初步欣赏人物形象;

  10.分析选文突出的写作技巧;

  11.说出阅读名著的体验,或者从名著中获得的启示,或者从人物身上获得的启示;

  12.就作品的具体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等;

  13.对作品内容的深入理解。

  《繁星》《春水》阅读练习补充

  一.阅读下面的小诗,完成1-3题

  小弟弟呵!

  我灵魂中的三颗光明喜乐的星。

  温柔的,

  无可言说的,

  灵魂深处的孩子呵!

  (《繁星》四)

  1. 小诗以“小弟弟呵!”作为开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对小弟弟的喜爱之情。

  2.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诗中画线的句子。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三个弟弟比作三颗星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弟弟美好、可爱,给人带来欢乐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小弟弟的喜爱之情。

  3. 结合《繁星》《春水》两部诗集的主题思考:本诗中,冰心赞美小弟弟其实是为了赞美什么?

  ——赞美童真。

  二.阅读下面的小诗,完成1-3题

  春水!

  又是一年了,

  还这般的微微吹动。

  可以再照一个影儿么?
  
  春水温静的答谢我说:

  “我的朋友!

  我从来未曾留下一个影子,

  不但对你是如此。”

  1.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借景抒情。诗歌借春水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使小诗感情有所依附,更有感染力。

  2. 诗中画线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又是一年的春天了,在春风的吹拂下,水面荡起层层鱼鳞般的波纹,春水清澈见底,鱼儿欢快追逐,这么美好的景色,真想在春水中照个影儿啊!

  3. 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诗人通过对春水的摹写,展现出春水的可爱和美好,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阅读下面的小诗,完成1-3题

  嫩绿的芽儿,

  和青年说:

  “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

  和青年说:

  “贡献你自己!”

  深红的果儿,

  和青年说:

  “牺牲你自己!”

  1. 诗人在诗中用“深红”来形容果儿,写出了果儿的什么特点?

  ——果儿已经成熟;果儿很美丽。

  2. 诗中写了芽儿、花儿、果儿三个意象,这三个意象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这样排列,写出了果树从芽儿到花儿再到果儿的生长过程,符合植物的生长规律。同时,和人生的少年、青年和老年的发展阶段相照应,如果调换,就破坏了事物内在的逻辑规律。

  3.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任选一种说明其作用。

  ——排比、拟人、反复。 如排比,本诗用排比的手法表现果树在不同时期对人的谆谆告诫,句式工整,颇有气势,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四、阅读AB两首小诗,完成1-3题

  A

  母亲啊!

  撇开你的忧愁,

  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

  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B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深厚的恩慈,

  反使她终于沉默。

  母亲啊!

  你是那春光吗?

  1.A中加点的“只有”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只有”是“唯一、仅有”之义,这里表明母亲的怀抱是唯一能使诗人心灵得到慰藉的地方,高度赞美了母爱,突出了母爱的伟大。删去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了。

  2.B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象征(或答“借景抒情”),“小小的花”象征孩子,“春光”象征母亲,具体形象地写出了母爱的博大无边。

  3.AB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都抒发了儿女对母亲的眷恋和诗人对母爱的赞颂。

  五.阅读AB两首小诗,完成1-3题

  A

  经验的花

  结了智慧的果

  智慧的果

  却包着烦恼的核!

  B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1.AB两首诗都写到了“花”,二者指代的内容一样吗?为什么?

  ——A指经验;B指孤芳自赏者

  2.B中“天地便小了”一句有何深刻含义?

[1] [2]  下一页


Tag:初一阅读七年级阅读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一学习 - 七年级语文 - 初一阅读
上一篇:冰心繁星春水名著欣赏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