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公文写作工作报告调查报告武汉调味品市场调查报告» 正文

武汉调味品市场调查报告

[10-18 22:35:41]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调查报告   阅读:8200
概要: 概要: (3)个别品种表现抢眼 由于武汉的气候特征与“食鱼”习惯,个别调味产品的表现尤为突出,比如胡椒,20xx年武汉胡椒果及胡椒粉的消费量约为4000吨,产值约1亿元,其中胡椒粉约占700—800吨,产值约3700万元。武汉胡椒消费在全国是个特例。另外,鲜、酸味在武汉市场也被普遍看好。 (4)武汉市场容量巨大 从武汉20xx—20xx年度的各类调味品市场销售情况与排名中不难看出,武汉市场上几乎所有的单品种调味品在全国销售都排名前三位,可见武汉市场的容量有多大(见表二)。 再从餐饮业角度上讲,据武汉餐饮业协会提供的信息。目前,武汉全市有中等规模、年收入5000万元以上饭店约60多家,中小规模、年收入超过500万元的餐厅约500多家,小型餐馆约2.6万家左右,而高校后勤集团所属餐厅、食堂则达到50家之多,这些餐饮机构每年还在呈一定程度的扩张之中。调味品的消费量自然而然会随之不断上升。 附表二:20xx—20xx年武汉市主要调味品销量表及排名情况一览: 排名品名20xx年总销量20xx总销量销售排行榜(前三名)增比例备注 1酱油5.
武汉调味品市场调查报告,标签: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http://www.kuaixue5.com
   
  (3)个别品种表现抢眼 
   
  由于武汉的气候特征与“食鱼”习惯,个别调味产品的表现尤为突出,比如胡椒,20xx年武汉胡椒果及胡椒粉的消费量约为4000吨,产值约1亿元,其中胡椒粉约占700—800吨,产值约3700万元。武汉胡椒消费在全国是个特例。另外,鲜、酸味在武汉市场也被普遍看好。 
   
  (4)武汉市场容量巨大 
   
  从武汉20xx—20xx年度的各类调味品市场销售情况与排名中不难看出,武汉市场上几乎所有的单品种调味品在全国销售都排名前三位,可见武汉市场的容量有多大(见表二)。 
   
  再从餐饮业角度上讲,据武汉餐饮业协会提供的信息。目前,武汉全市有中等规模、年收入5000万元以上饭店约60多家,中小规模、年收入超过500万元的餐厅约500多家,小型餐馆约2.6万家左右,而高校后勤集团所属餐厅、食堂则达到50家之多,这些餐饮机构每年还在呈一定程度的扩张之中。调味品的消费量自然而然会随之不断上升。 
   
  附表二:20xx—20xx年武汉市主要调味品销量表及排名情况一览: 
   
  排名品名20xx年总销量20xx总销量销售排行榜(前三名)增比例备注 
   
  1酱油5.98亿元6.55亿元1海天、2加加、3李锦记9.53%全国排名第一 
   
  2食醋4.23亿元5.09亿元1水塔、2北固山、3、恒顺20.3%全国排名第一 
   
  3酱腌菜3.4亿元3.92亿元1乌江榨菜、2六必居、3鱼泉榨菜14.9%全国排名第二 
   
  4味精3.32亿元3.7亿元1大桥(味全)、2厨师乐3莲花11%全国排名第四 
   
  5复合调味料2.83亿元3.38亿元1南街村、2王守义十三香、3江花19.3%全国排名第二 
   
  6鸡精2.46亿元3.05亿元1大桥、2太太乐、3劲宝23.9%全国排名第四 
   
  7胡椒0.88亿元1.06亿元1味福、2鼎鼐、3南亚20%全国排名第一 
   
  8酱类1.03亿元1.29亿元1陶华碧老干妈、2阿香婆、3李锦记22%全国排名第二 
   
  三、武汉市场的竞争格局分析 
   
  (1)本地品牌占据了鲜味产品近40%的市场份额,主导产品以味精、鸡精、胡椒、蒸肉米粉、辣椒产品等为主。近几年,武汉本土原有的知名品牌“黄鹤楼”酱油、食醋已完全退出了竞争舞台,原副食集团只剩下“江花”与“黎明”来力扛市场,而“江花”品牌主打的产品是蒸肉米粉,虽然这几年又增加了一部分新产品,但并未出现太大亮点。“黎明酱油”市场反应也不突出。 
   
  而另外一个调味品巨头“国营大桥味精厂”,则通过转制或股份制改造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无论是“大桥鸡精”或是“大桥味精”都高歌猛奏,为武汉人守住了尊严,现味精与鸡精产品的竞争主要集中在本土品牌之间,武汉市场畅销产品中有大桥、厨师乐、味全、劲宝、太子等品牌,太太乐鸡精能从本土市场中争得份额实属不易。胡椒是武汉调味品市场的另一个亮点,销售不错的品牌有味福、鼎鼐、美味全、九天乐、南亚等。 
   
  (2)外地企业携品牌与资本优势、攻城夺寨,一点点将武汉市场除鲜味与传统特色调味品外的其它产品市场份额掠夺一空。“调味之王”酱油被海天、加加、李锦记、淘大、美味鲜等南派巨头瓜分,武汉仅有“劲宝”一家争得些许份额。食醋则完全由山西水塔与江苏恒顺包办,南街村以“复合调料王”一枝独秀,来自四川榨菜之乡的涪陵军团,轻而易举便把酱腌菜的市场份额收入囊中。 
   
  四、武汉消费者分析 
   
  (1)武汉市民偏爱绿色、健康的调味产品 
   
  20xx年武汉人均GDP超过2800美元,按国际惯例这标志着武汉人在日用品方面的消费将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事实上,武汉人长期以来对绿色、健康的要求一直较其它地区强烈。一些偏远山区来的调味品就很受武汉市民的欢迎,如产于贵州的辣椒酱、云南的酱菜等,市场反应就很好。这几年中央媒体对伪劣调味品的连续曝光宣传及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加强,则直接让武汉人在选购调味品时,更注重此点。 
   
  (2)价格定位:中等偏上为宜 
   
  不能说价格是影响武汉人购买习惯的主要因素,但绝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武汉人选购商品最怕“吃亏上当”,吃一次亏可能会导致他终生不购买此产品,武汉人购买商品要品质最好,价格又最合适。笔者专访了4家超市,随机寻问了一些调味品购买者,几乎都这样认为:调味品价格太低不能要,太贵又不合算,中等偏上则刚刚好。而在实际选购中,大多的武汉消费者确实会选择中等偏上价位的调味品。因此,中等偏上的定价策略对于要打武汉市场的调味品企业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笔者将在走访过程中得到的一些产品最适合价格信息整理如下:酱油:5~6元;香醋:4~5元;陈醋:3~4元;复合调料:2~3元;鸡精:4.5~5.5元;味精:3.5~4.5元;辣酱:5~6元。 
   
  (3)对品牌与包装形象要求甚高 
   
  品牌形象与商品包装现已成为市场竞争的第一要素,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各类商品的包装也变得越来越漂亮,越来越精美了,企业负责人对产品包装的重要性都非常清楚,但各地风格习惯不同,在包装上也应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企业在给自己产品做包装设计时,不妨反过来推演一番,比如:若我这个产品准备重点打武汉市场,那么就应该根据武汉市场消费者的喜好特点来设计产品包装,要做到产品一投向市场,武汉消费者马上便能认可喜爱。这样,你再进行其它形式的促销或推销,便容易多了。以下是武汉市民对调味品品牌与包装形象的一些偏爱特点: 
   
  a)武汉人喜爱典雅的色调,不喜欢太火气的色彩。喜欢的色彩有:淡蓝、浅绿、黄、米黄、浅棕、金、银等,不喜欢的色彩有大红、紫、桃红、黑、白等,如“太太乐”。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调查报告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工作报告 - 调查报告
上一篇:中国健康调查报告:颠覆你“吃”的观念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