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创新工作机制,为推进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障。近年来,我们坚持从创新工作机制入手,着力破解基层组织建设中的难点问题,推动了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工作落实机制。成立了由县委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组织部门直接抓、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农村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县级领导联系乡(镇)、乡(镇)干部包村和县直部门包建示范村制度,坚持把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紧密结合,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每年对创建的“五个好”乡(镇)党委和“五个好”村党组织进行验收。近年来,全县共创建命名“五个好”乡(镇)党委12个,占87.5%;“五个好”村党组织152个,占71%。建立典型培育机制。按照“五个好”的目标要求,以党组织建设为核心,以富民强村为目标,把农村党的建设、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各方面抓农村工作的力量整合调动起来,大力开展“十乡百村千户”综合示范工程,建成高平、党原2个党建综合示范乡镇和党原李家、窑店公主等30个党建综合示范村,培养树立了王德良等一批党员致富带头人,建成了党原乡丁寨、李家、飞云乡元朝、南峪、丰台乡张观察、高平镇胡家峪、王村镇墩台、玉都镇康家等一批示范村,充分发挥了典型示范效应,推动了全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的提高。建立民主管理机制。按照新农村建设管理民主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村级组织“八个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完善了村民代表议事制度、公共事务听证制度、重大项目招投标制度和村务、党务公开制度,进一步理顺了村级领导体制、工作决策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使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落到了实处,尊重和保障了广大农民群众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主体地位。
二、差距和问题
虽然我县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衡量,还存在一些差距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农村党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据统计,全县共有农村党员9126名,其中60岁以上党员4530人,占49.6%;35岁以下党员1830人,占20%;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党员3480人,占38.2%;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党员4620人,占50.6%。党员队伍年龄结构老化问题较为突出,使党员队伍生机和活力显得不足。二是党员流动性增强,管理难度增大。调查显示,全县每个村都有党员外出务工或经商,长期在外的党员多达200多名,约占农村党员总数的2.2%。特别是近几年,多数农村青年特别是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年轻人外出务工,造成各类人才匮乏,发展年轻党员比较困难,削弱了发展农村经济社会的骨干力量。同时,这些党员由于大多时间在外,参加村党组织活动较少,热情不高,教育管理的难度比较大。加之,村级党组织缺乏相对有效的教育管理手段,对外出党员放任自流,不仅影响了党内正常组织生活的开展,而且还削弱了农村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部分党员宗旨观念淡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从调查情况看,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农村党员的理想信念、价值观、人生观呈现多样化趋势。有的宗旨观念退化,丧失了政治热情和前进动力;有的淡化了对党的感情,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起不到模范带头作用;有的不能正确认识和看待社会问题,在群众中起不到正面引导作用。四是村干部素质参差不齐,引领科学发展能力还比较弱。调查发现,有的村干部满足现状,进取心不强,发展经济、促民增收的思路不清,点子不多,往往是守摊子,混日子,农村面貌得不到有效改善;有的村干部思想不够解放,工作理念不新。
三、对策和措施
1、在工作理念上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在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素质上下功夫。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的核心价值理念。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要在队伍建设上以党员干部为本,既对党员干部从严要求、严格管理,又突出人文关怀、组织爱护。要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注重从农村科技带头人、致富能手、复退军人、青年农民和妇女中发展党员,重点在35岁以下、有文化、有一技之长、能带头带领致富的优秀分子中发展党员,逐步解决农村党员老化、村级班子后继乏人的问题。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农村党员,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农村党员承诺制,全面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奉献日等活动,加强理想信念、政治理论和党建知识教育及涉农政策法规、科技文化知识、农村工作方法、实用技术等教育培训,不断增强带头致富、带领致富能力。
2、在工作思路上强化发展取向,着力在加强乡村领导班子建设上下功夫。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必须紧紧抓住的第一要务。在基层组织建设中贯彻落实这一要求,一方面要围绕发展来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坚持把基层党建工作放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大前提下去思考,置于促进发展、造福人民的大背景下去谋划,使基层组织建设始终在大局下行动、在发展中推进。另一方面,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选干部、配班子,不断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打破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思维定势,坚持重学习、重实绩、重长处、重贡献、重基层、重整体的用人导向,全面推行“两推一选”和“公推直选”,积极探索村干部票决制、任期制,不断改革和创新村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建设一个结构合理、办事公道、群众拥护、廉洁奉公、团结协作的班子。
3、在工作措施上突出方法创新,着力在创新农村党组织设置形式上下功夫。创新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也是推动工作的重要举措。在基层组织建设中强调创新(!),就是要坚持不懈用新方法去启动和推进工作,使基层组织建设在创新之中不断发展。要从有利于规模化生产的需要出发,按照“组织联体、城乡联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城带乡、共同发展”的思路,针对一些相邻村发展不平衡,彼此有较强互补性的特点,扩大村村、村企、村社联建党组织试点工作,切实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行业协会上,科学合理地设置党组织、划分党小组,建立稳定的互利帮扶关系,实现优势互补,双赢共进,逐步形成了支部抓产业、党员创实业、百姓富家业的良好格局。要积极在外来务工党员相对集中的工业园区、专业市场、中介组织等新型经济社会组织中组建党组织,扩大覆盖面,消除空白点。
- 2017年组织部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
- › 2017年9月大学生自我评价
- › 2017法学系专业毕业生实习鉴定
- › 2017大学生个人简历范文
- › 2017年最实用销售经理简历范本
- › 2017年十月入党转正申请书范文
- › 2017年10月学生预备党员入党转正申请书
- › 2017年10月大学生入党转正申请书范文
- › 2017年10月交警入党转正申请书范本
- › 2017年9月入党转正申请书范文
- › 2017预备转正申请书
- › 2017党员转正申请书
- › 2017大学生入党转正申请书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组织部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组织部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组织部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组织部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