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作文网写作指导文学常识文言文突破:经典译释五个关键词» 正文

文言文突破:经典译释五个关键词

[10-18 22:47:27]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文学常识   阅读:8462
概要: 概要:例9 翻译画线句:定公问:“一言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1)”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2)’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论语·子路篇》)解析:这两句由于语句的省略,语意跳转,不连贯了,翻译时我们要补上。(1)句翻译为:如果知道作国君的难处(而尽力做好),那不就是接近说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吗?(2)我当国君没什么快乐的。(如果有的话),那就只是没有人敢违背我的话。例10 翻译画线句: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1)”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相之知
文言文突破:经典译释五个关键词,标签:中国文学常识,初中文学常识,http://www.kuaixue5.com
例9 翻译画线句:
定公问:“一言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1)”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2)’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论语·子路篇》)
解析:这两句由于语句的省略,语意跳转,不连贯了,翻译时我们要补上。(1)句翻译为:如果知道作国君的难处(而尽力做好),那不就是接近说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吗?
(2)我当国君没什么快乐的。(如果有的话),那就只是没有人敢违背我的话。
例10 翻译画线句: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1)”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相之知也!(2)” (《论语·宪问》)
解析:(1)句,“不能死,又相之”按现代汉语语法特点,为承前省略主语“桓公”,但看后面就知道这主语应是“管仲”,此句就要翻译为:齐桓公杀了公子纠,(管仲)不能去死,却又辅佐桓公。(2)句主语是谁呢?因为文章是对管仲的评价,所以这句主语就是“管仲”:难道(管仲)要像一般的平庸男女那样,为了守小节,在小山沟里上吊自杀,而不被人所知道吗?

文言文突破:经典译释五个关键词 来自:

相关资讯:



上一页  [1] [2] 


Tag:文学常识中国文学常识,初中文学常识写作指导 - 文学常识
上一篇:高考语文指导:六种手段将文言解词法烂熟于心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