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作文网写作指导文学常识语法分析在文言文阅读中的运用» 正文

语法分析在文言文阅读中的运用

[10-18 22:47:27]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文学常识   阅读:8889
概要: 概要:_________________,唯独没有想到自己。_________________,唯独他没有到校。这么一练一想,学生尽管还不能完全明白原句的关系,但至少可以悟到一点:“唯独”是要与上文构成转折关系的,而原句中理解为“唯独”与上文不连贯,构成不了转折关系。如果一定要理解为“唯独”,那这一句就该这样说:公子怜胜,亦怜他人,独不怜公子姊,何哉?这就是“顺序”对句子的限制。《捕蛇者说》中也有一句: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初读之下“犹信”很容易被翻译为“才相信”,但它还可以译为“还是真的”,究竟哪个是正确的呢?我们看一下前面一句:现在从蒋氏一家的遭遇来看——下面该接什么呢?不妨再举一些相近的例子:这件事,现在看来,这件事,从你这个角度来看,它们的下面应该接什么句子?应该接说话人对“看”的对象的评价性的话,表示说话人的看法。因此,“犹信”的主语应该是承前省略了的“孔子的话”,谓语是“信”。此句应译成:现在从蒋氏一家的遭遇来看,(这句话)还是真的。语法、词汇是读懂文言文的工具,但文言文阅读的目的决不止于“读懂”,重要的是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语法分析在文言文阅读中的运用,标签:中国文学常识,初中文学常识,http://www.kuaixue5.com

  _________________,唯独没有想到自己。

  _________________,唯独他没有到校。

  这么一练一想,学生尽管还不能完全明白原句的关系,但至少可以悟到一点:“唯独”是要与上文构成转折关系的,而原句中理解为“唯独”与上文不连贯,构成不了转折关系。如果一定要理解为“唯独”,那这一句就该这样说:

  公子怜胜,亦怜他人,独不怜公子姊,何哉?

  这就是“顺序”对句子的限制。

  《捕蛇者说》中也有一句: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初读之下“犹信”很容易被翻译为“才相信”,但它还可以译为“还是真的”,究竟哪个是正确的呢?我们看一下前面一句:现在从蒋氏一家的遭遇来看——下面该接什么呢?不妨再举一些相近的例子:

  这件事,现在看来,

  这件事,从你这个角度来看,

  它们的下面应该接什么句子?应该接说话人对“看”的对象的评价性的话,表示说话人的看法。因此,“犹信”的主语应该是承前省略了的“孔子的话”,谓语是“信”。此句应译成:现在从蒋氏一家的遭遇来看,(这句话)还是真的。

  语法、词汇是读懂文言文的工具,但文言文阅读的目的决不止于“读懂”,重要的是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教育,以更好地传承我国灿烂的传统文化。面对比重大,任务中的文言文阅读,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在实践中总结出更多、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从内在因素上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最终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

上一页  [1] [2] 


Tag:文学常识中国文学常识,初中文学常识写作指导 - 文学常识
上一篇:《与朱元思书》拓展阅读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