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攻略
一、文言文断句的四大方法
1.据顶真,进行断句。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作了主语。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确定句读。
2.据名词(或代词),进行断句。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3.据虚词,进行断句。“夫、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也、矣、欤、焉、哉”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
4.据对话,进行断句。对话、引语是古文断句的又一重要依据。对话、引语常用“曰”、“谓”、“云”、“语”、“道”、“白”、“对”、“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二、文言文翻译的四大步骤
第一步:联系语境明大意。联系具体语境,把握句子大意,写出主干,抓住基本分。
第二步:字句落实莫疏漏。注意重要实词、虚词,看清语法现象,如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等;明确特殊句式如省略、倒装、固定句式等。
第三步:翻译句子要得法。文言文“六字翻译法”:留、替、补、删、移、猜。
“留”,指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替”,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补”,即补出所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删”,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移”,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猜”,指文言句中多义实词、带修辞的句子,要根据上下文灵活猜测处理。
第四步:隐性失分要避免。回顾原文,检查是否符合语境——“看”;再读一遍,保证句子准确通顺——“念”;誊上卷子,字迹清楚端正无误——“写”。
高考文言阅读如何准确翻译句子 来自:重点难点题型测试
1.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标在文中)
古之传者有言: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戏,曰:“以封汝。”周公入贺。王曰:“戏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
吾意周公辅成王宜以道从容优乐要归之大中而已必不逢其失而为之辞又不当束缚之驰骤之使若牛马然急则败矣。且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克,况号为君臣者邪!是直小丈夫者之事,非周公所宜用,故不可信。
2.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标在文中)
范缜盛称无佛。子良曰:“君不信因果,何得有富贵贫贱?”缜曰:“人生如树花同发随风而散或拂帘幌坠茵席之上或关篱墙落粪溷之中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贵贱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子良无以难。
缜又著《神灭论》,以为:“神之于形,犹利之于刀;未闻刀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哉!”此论出,朝野喧哗,难之终不能屈。太原王琰著论讥缜曰:“呜呼范子!曾不知其先祖神灵所在!”欲以杜缜后对。缜对曰:“呜呼王子!知其先祖神灵所在而不能杀身以从之!
【注】关:穿。
3.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标在文中)
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余邸;及其乱离,继以五季之酷。其池塘竹树兵车蹂践废而为丘墟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与唐共灭而俱亡者无余处矣。予故尝曰:“园圃之兴废,洛阳盛衰之候也。”
且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而知;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圃之废兴而得,则《名国记》之作,予岂徒然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駴駴(形状可怕的样子)为野人。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作《自挽诗》,每欲引决,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火。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妆点语也。
因思昔人生长王谢,颇事豪华,今日罹此果报:以笠报颅,以蒉报踵,仇簪履也;以衲报裘,以苎报 ,仇轻暖也;以藿报肉,以粝报粻,仇甘旨也;以荐报床,以石报枕,仇温柔也;以绳报枢,以瓮报牖,仇爽垲也;以烟报目,以粪报鼻,仇香艳也;以途报足,以囊报肩,仇舆从也。种种罪案,从种种果报中见之。
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今当黍熟黄粱,车旋蚁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问佛前,一一忏悔。不次岁月,异年谱也;不分门类,别《志林》也。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
昔有西陵脚夫,为人担酒,失足破其瓮。念无以偿,痴坐伫想曰:“得是梦便好!”一寒士乡试中试,方赴鹿鸣宴,恍然犹意未真,自啮其臂曰:“莫是梦否?”一梦耳,惟恐其非梦,又惟恐其是梦,其为痴人则一也。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又是一番梦呓。因叹慧业文人,名心难化,政如邯郸梦断,漏尽钟鸣,卢生遗表,犹思摹榻二王,以流传后世。则其名根一点,坚固如佛家舍利,劫火猛烈,犹烧之不失也。
(选自明代光绪刊本《琅嬛文集》)
4.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自挽诗》,每欲引决 引决:引导解决
B.还是后人妆点语 妆点:夸张、粉饰
C.不次岁月,异年谱也 次:依次排列
D.余今大梦将寤 寤:梦醒
- 高考文言阅读如何准确翻译句子
- › 高考文言文综合复习
- › 2016年高考文言文翻译秘笈
- › 2016年高考文言文翻译口诀
- › 2016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八个关注点
- › 高考文言文翻译经典十二法则
- › 高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90例
- › 2016年辽宁高考文言文阅读对策
- › 高考文言文翻译十个失分点
- › 高考文言文如何筛选文中的信息
- › 高考文言阅读如何准确翻译句子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考文言阅读如何准确翻译句子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考文言阅读如何准确翻译句子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考文言阅读如何准确翻译句子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考文言阅读如何准确翻译句子